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7部分

清軍沒有創造奇蹟,士氣大落的他們,現在還擊只能算是‘放炮’,為了開炮而開炮。根本沒有擊沉、創傷敵船的念頭。而復漢軍的炮火每次轟鳴,卻都是瞄了再瞄的。

四發炮彈落空了三發,其中一發打破了小型趕繒船的主帆。

硬帆上爛開了一個視窗大的洞。炙熱彈還引燃了一點火苗,可在海防的吹刮下,火苗沒有燃成熊熊大火,而是迅速熄滅了。

但有了一就會有二。很快一發五斤重的鐵彈就擊中了清軍趕繒船的側舷,立刻一個不大不小的破洞就在船舷上破開,田青舉著望遠鏡,遠遠的都能看到那艘趕繒船上清軍的慌亂。

這場戰鬥是毫無一絲懸念的。田青要生俘這兩艘清軍戰船,結果就是俘虜了這兩艘趕繒船。風帆都給打爛了,桅杆也給鏈彈扯斷了,清軍只能投降。

田青船隊的戰鬥力比他們高出的太多太多了。

透過審問戰俘,田青知道這兩艘戰船的落腳點並不在寧海州,而是在煙臺。

煙臺?田青對這個地名十分陌生。山東的海港提起來只有膠州和登州,再一個就是芝罘島,哪來的煙臺啊?讓俘虜在地圖上指點出來,果然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說是明洪武三十一年,為防倭寇襲擾,明王朝在奇山北麓建奇山守禦千戶所城的同時,在北山設狼煙墩臺,亦稱烽火臺,北山遂改為煙臺山。煙臺由此而得名。

但是再一細說,芝罘島。田青立刻恍然大悟。他就說麼,那地方看著眼熟,原來是那裡啊。這個時代的人誰知道煙臺啊,說芝罘島不久得了麼。

除了膠州和登州,這裡應該是山東第三著名的港口了。

山東綠營水師實力有限,已經不敢遠距離的長途巡海,之前時候山東水師一駐紮膠州後世的青島,另一駐紮在登州,北登州接天津水師,南膠州接兩江水師。

可現在他們哪裡還敢如此啊。

膠州灣停靠的戰船全是小型的快船,主要是偵查。剩餘不多的主力戰船都屯駐在登州水城,後來北京考慮到間隔太遠,就又命登州水師撥調一部分駐紮在煙臺。

“清,韃……韃子,還在煙臺佈置炮臺,以及陸勇兩三千人守備。”

跪在田青面前的是清軍的一個千總,此刻毫無一點軍人的尊嚴,把滿清都罵做韃子了。自己所知道的全部軍事情報也就一點不剩的全說出來了。

“兩三千陸勇,大小戰船十五艘,還有三座炮臺。”田青遺憾的搖著頭,他手下的人太少。要是再多出一個陸戰營來,他絕對敢打煙臺的注意。

“咱們去吃海寧州。煙臺是一個硬骨頭,不啃。咱們吃肥肉去。”雖然據俘虜的交代,海寧州里也有兩營綠營駐軍,外加鄉勇一兩千人。

可海寧州不靠海,沒有鑄造炮臺,而且海寧州城東面有一條河金水河,向北流入大海。河面寬闊,不下五十丈,雖然水深是淺了一些,但小型戰船和福船組成的運輸隊是足夠進入的。

田青完全可以組織一支隊伍偷襲寧海州城。

如果能打破了寧海,那對山東的震動絕對比一個‘不起眼’的小海港的得失更大。

在田青的命令下,五艘小型戰船率先進入了金水河口,然後是六艘運輸船。十一艘船隻撲到了寧海州城外,六艘運輸船直接就向著碼頭搶去,而五艘小型戰船就開火向著碼頭外一處清軍營地轟去。

寧海清軍根本沒有重點守衛這裡。分艦隊指揮官以為的清軍營壘實際上只是一隊衙役和鄉勇鄉丁,他們的任務不是警衛、打仗,而是維持碼頭秩序,總人數才百人左右。被大炮一轟,就全崩掉了。

此番充當前鋒的陸戰營一隊,在營官呂綸的率領下,只花了一刻鐘時間就徹底控制了碼頭。然後各隊人馬彙集,寧海州城裡的清軍也接到了訊息,組織起隊伍向著碼頭急匆匆殺到。

呂綸只來得及收攏三隊人馬,就毫不示弱的頂了上去。

當年他和手下的幾個鐵桿兄弟為了兩千兩銀子,炸掉了清軍太湖水師最大的十艘炮船。呂綸幾人拿到銀子本是想就此隱姓埋名,跑到外地做個富戶呢。結果誰知道復漢軍是越打越打,越打越強。心裡面起了癢癢的呂綸就領著倆還願意搏一搏的兄弟投奔了復漢軍水師,然後一步步走到現下營官的位置。

陸戰營沒有重火力,他們營僅有的就是八門中型臼炮。當然現在他們背後還有五艘小型戰船上的十門大炮。

“轟轟轟……”

急匆匆撲來的清軍一頭就撞上了艦炮射出的實心炮彈和臼炮射出的開花彈的交叉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