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1部分

當寶船掛著彩旗出現在廣州黃埔碼頭的時候,珠江口內的所有軍艦民船的甲板上面,都站滿了歡呼的水手旅客。包括外國的商船,都鳴響了禮炮向中國的親王殿下致敬。所以在陳瞻和王妃並排站在前甲板上的時候,他就感覺著自己的腎上腺在不停地提升。碼頭上人山人海的歡呼,給讓人有感覺了。

在碼頭上,還有不少從南洋各地往來廣州進行貿易的華人華商。以及僑居暹羅、金邊等地的華僑。甚至還有不少的歐洲人。

特別是英國人,表現的非常熱烈。因為這位中國的親王殿下的最終目的地是劍橋,劍橋郡的劍橋大學。據說在選擇劍橋還是牛津這兩所英國僅有的大學的問題上,親王殿下很直接的選擇了劍橋,而嫌棄牛津大學那醜陋的名字。

【亨利三世及其繼承人的法令確保了這兩所大學的壟斷地位。一直到19世紀初,整整六百年,牛津和劍橋都是英國僅有的大學。歐洲其它地方沒有哪裡有這種壟斷的。】

作為僑居國外的中國人,他們比陳漢內地的人民更能夠深切感到自己社會地位的變化和提高,這種變化和提高催動了這些華僑華人在那些國家當中,行為做派的飛快改變。

雖然陳漢帝國並沒有在這些‘友邦’面前露出自己的獠牙和利爪,但是誰都知道,陳漢帝國是個無可抗拒的龐然大物。

如果他們的國民和當地的華人華僑發生了衝突,當地政府百分之百會袒護中國人,根本不看誰有理誰沒理,拳頭就是最大的道理!

就比如在暹羅,華人在當地有‘皇族’之稱。本來這個稱呼是影射的鄭信身上的華人血統,但現在曼谷的華人在暹羅,那真真就是一個炙手可熱的特殊權力階層。

只不過中國人幾千年的傳統一時半會兒是不會徹底扭轉的,外在最大的變化就是純正的華式建築越來越多了。連帶起的,把不少土著人的建築物都帶動了。

很多去過暹羅、金邊的歐洲人都很驚奇。在他們的眼中,暹羅、金邊,還有東邊的日本,這些都是中國人的勢力範圍,或許不能說是殖民地,但中國人在當地享受的卻絕對是高人一等的地位。

歐洲人自己在經營殖民地的時候,歐裔移民和當地土著的身份差異,那是巨大的不可跨越的。

可是中國人這裡不一樣。

一些海港新興城市裡,華人的地位和財富都不需要去說了,他們甚至能佔據著城市七八成的商業份額,絕對是當地商業繁榮的主導力量。

但是華人與土著之間卻並沒有那種相看兩厭的牴觸情緒,甚至是敵對情緒。

後者在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留下的地盤中,還不時的能夠察覺到,可是中國人自己打的地盤裡,卻很難感覺到民族間的對立和尖銳矛盾。

華人的性格使得他們不會一朝得勢就兩眼朝天,對待土著哪怕是表面化的,也多是溫和有禮,至少不會向白種人那樣擺明的歧視。

儒家的中庸之道,還有‘與人為善、和氣生財’的傳統理念,出門在外的華人都是要有一定覺悟的。

在過去,他們會把自己往土著或者是統治階級的‘外相‘上靠,比如把自己的窩改得富有當地特色,這是一種保護和更好的融合。或許他們心底裡還有著自傲,發自骨子裡看不起土著,但不遠千里的下南洋的華人全都是赤貧階級,貧窮已經消磨了他們太多的驕傲。

能置下一分產業,能生存下去,對於他們這才是最重要的。

把自己的房子、窩搞得那麼具有中國特色有什麼用嗎?那樣只會時時刻刻的提醒土著,你是個外來者而已。得到的結果很可能就是逐漸的孤立、冷漠,最後……

在當初的時代背景下,華人的力量是轉變不了南洋的社會情況的,那麼他們就只能取主動地適應這種社會情況。但現在不一樣了。

中國人的影響力已經傳入了每個土著的心底,華人的力量已經可改變整個南洋的社會情況。

於是,在暹羅,在日本,在金邊,在永珍,在這些國家裡,那些高層貴族都還學習著華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作風,事實變成是當地的統治力量主動的向華人來靠攏,華人華僑的腦子進水了,才會再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傳統。

事實上,這也是一種漢化。

回到歐洲的傳教士,還有各國商人說起過這個情況:華人和土著的關係的確是比較友好的,他們之間的矛盾遠遠沒有歐洲殖民地土著和白種人之間永遠尖銳對立的態勢。華人之所以富有,並不是因為他們是政權的統治者,而是因為他們勤奮、努力。就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