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3部分

的軍事防禦意義的,從這個方面考慮,盧森堡的軍事價值就顯露無疑了。這片土地的面積雖然狹小,但地勢複雜多變,且位於德法要道,地勢險要,千百年來一直是西歐重要的軍事要塞,有‘北方直布羅陀’的稱號。

盧森堡早起屬於勃艮第公爵所控制,是法國人的地盤。但171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盧森堡隨西屬尼德蘭一起轉歸奧地利。成為了奧屬尼德蘭,一直到1795年,盧森堡才與荷蘭一樣,被法軍全面佔領。

現在拿破崙的野望破滅了,英法合流,盧森堡這樣的歷史遺留問題就要好好的商量一二了。很有魄力的拿破崙表示願意把盧森堡吐出來,但拿破崙不能允許普魯士完全佔據盧森堡。他把自己老婆的孃家人奧地利引入了進來,同時法蘭西也死死的把著一塊地皮不轉手。現在的盧森堡是三足鼎立,反倒是拿騷家族沒有半點權利了。按照歐洲的繼承權法,盧森堡大公的位置是屬於普魯士的,但荷蘭的拿騷拿出了自己的一系列德意志封地與普魯士進行了置換。普魯士人也很清楚,法國是不可能坐視他們全佔盧森堡的。

拿破崙羽翼下的萊茵聯邦也還沒有破碎,法蘭西在德意志地區依舊擁有著巨大的利益。

“…………,盧森堡在區域因素上屬於尼德蘭地區,應該併入荷蘭。但普魯士國王作為最早盧森堡王朝血緣上最近的繼承人,對盧森堡提出領土主張,最終,荷蘭國王以自己拿騷家族在萊茵蘭的一系列領地與普魯士作了交換。又因為1783年,拿騷家族各支系達成過一個家族協議,威爾堡市一支的拿騷公爵在荷蘭國王絕男嗣的情況下有權繼承這一支的領地,因此盧森堡沒有順利併入荷蘭王國,而是單獨成立了一個大公國,與荷蘭共主,並按拿騷家族協議規定荷蘭國王絕男嗣,盧森堡由拿騷公爵家繼承……”

高類思接過檔案,站在這太陽底下匆匆地翻了翻。由於陽光刺眼,他幾乎什麼也看不清楚,只好先將那份檔案合上,裝進了公文包,然後擰著眉頭走進了辦公樓。而那名中年官員則跟著他身後一路解說著。

“南尼德蘭呢?”也就是比利時。

“比利時王國的成立基本上已經能夠確定了。畢竟這北尼德蘭人與南尼德蘭人,不管從經濟、信仰、文化、語言上都有著嚴重的對立。”

自從十六世紀的信仰改革以來,荷蘭的信仰分為羅馬一神教與新教。從西南部的澤蘭省到東北部的格羅寧根省大致可劃出一條粗分線。該線的北邊傳統上為新教佔優勢,而該線的南邊則為一神教教區。新教本身又可進一步分成許多的組別,譬如革新教、自由新教和路德教等等。

語言上,北尼德蘭人說的是荷蘭語【大部分】,而南尼德蘭的北部弗拉芒地區主要講荷蘭語,南部瓦隆地區主要**語,東部列日省的東部地區有講德語。

而且北尼德蘭人在社會地位上嚴重歧視南尼德蘭人,經濟上也壓榨的厲害,南北矛盾由來已久,卻越發的尖銳對立。

所以,南尼德蘭人在法國人的慫恿下果斷的宣佈獨立了。這一事件裡有著塔列朗的身影,後者給拿破崙減輕了很大的壓力。初期比利時人嘗試要求脫離荷蘭,加入法國。這自然是歐洲列強所不能允許的,他們都擔憂法國再次超級強大起來而極力極力支援荷蘭。

隨後拿破崙宣佈法蘭西對於比利時【南尼德蘭】沒有土地訴求,這讓拿破崙在歐洲的政治形象有了一定意義上的轉變。但這無助以解決尼德蘭的南北糾紛,難道讓這兩邊再打一仗不成?不管是國力微弱的荷蘭還是剛剛選擇獨立的比利時,可都沒有大的戰鬥力。荷蘭人剛剛復國,並且他們的海外殖民地已經丟了個七七八八,國庫裡空蕩蕩的可以跑馬。

最後英國提出折衷方案,讓比利時成為獨立國家,並由英國的駙馬女王儲夏洛特公主的丈夫,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恩斯特一世的弟弟,利奧波德親王成為新王國的國王。比利時國會雖然還沒有發出聲名,但他們透過議案,接受該建議的可能性極大。英國可是現今的荷蘭必須要緊緊抱著的一根粗大腿。

夏洛特奧古斯塔公主是現任的英國攝政王的唯一子嗣,1811年年邁的喬治三世因為身體狀況退居二線,王儲威爾士親王喬治奧古斯塔斯弗雷德裡克兼任攝政王。夏洛特公主女王儲的身份是板上釘釘!

“就是那個五歲當上校,十二歲成為俄羅斯陸軍少將,25歲成為普魯士元帥的傢伙?”現任外交大臣的黃松一邊看著情報摘要,一邊聽著高類思的彙報,最後噗嗤的笑出了聲。

不怪他覺得可笑,實在是利奧波德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