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也都許多,毛料的軍便服已經有成為中國禮服的代表之一的勢頭了。畢竟這項服飾外觀端莊、大方,且富有生氣。在陳鳴上輩子,兔子家的大長老都還是這種服飾的代言人呢。
在自身文化完全沒有被西方壓倒和深入影響的時代,軍便裝在全國流行也是一種潮流。
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刺激著中國毛料行業的自行發展,未來十年的中國還免不了要從歐洲進口這種布料,但是中國自己的羊毛產地,那也只能是來源於北疆、青海、蒙古了。完全可以預見,這會給以上三個畜牧區帶來了極大的刺激!
羊毛也是能賺錢的。
如何發展國內的畜牧業陳鳴都不怎麼操心,有了這個法寶後,畜牧區的經濟就又多了一根支柱,自然地人心會越來越穩固。所以趁現在這機會,儘量的剷除馬匪和反抗力量才是最根本的事。
北疆的災情讓陳漢在承天六年的財政支出多出了一筆額外,但是北疆在帝國中的存在感是在太低了。很多老百姓寧願看一個日本幕府和皇室互放嘴炮的爭吵,看一眼北美的新聞,南明州的開發程序,甚至是一篇毫無意義的花邊新聞,也不願意把自己的精力分散到北疆上面。所以整個正月,南京城裡城外都是一片祥和。
陳鳴就是在一團祥和的氣氛中迎來了朝鮮人到來的訊息。
“皇上,金基大已經隨朝鮮使團到了煙臺。”那裡是很多來華朝鮮商人的聚集地,也是很多朝鮮使團來華的第一站,在煙臺落腳歇息兩天,然後再乘船去上海。“不過金基大沒有在煙臺歇息,而是直接乘坐往返上海的船隻南下了。”
幹清宮裡,陳鳴正在看著國安的報告。就在兩天前,濟州島突然傳來訊息,說朝鮮的內附第三波就開開始了,金基大本人也會隨著來京的朝鮮使團到了中國。
陳鳴立刻就讓國安密切監視即將到華的朝鮮船隻。
然後今天就收到了確切訊息。
曾經在朝鮮活動過的國安人員扮成海關檢查成員,親自確認了金基大。陳鳴是真的感覺著古怪,好歹後者也是一國之首臣,突然拋下國內的攤子,跑到宗主國來,且秘而不宣,只是跟中國政府打聲招唿,他究竟想幹什麼呢?
“密切監視,保證金基大一行的安全。”
國安的人退下後,陳光立刻發出密令,要求上海的國安人員對金基大一行的保護調高到最頂點。
而至於說金基大到底在打的什麼算盤,這隻能說是一個頭腦清晰的理智之人最後的不甘吧。
朝鮮都他麼要被中國吞吃了,可是很多朝鮮的高層大員對於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原先。金基大根據自己的接觸,根據家族的接觸,卻絕對現在的中國跟過去的中國有很大很大的不同。
他要真真的看一眼中國,真正的瞭解一下中國。這不過分吧?
就算把朝鮮的命運交出去,那也要看一眼未來的命運會如何,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死也要死個明白。
……
陳漢承天六年的二月初五,金基大踏上了上海的土地。他來到了上海,這個中國全力經營的最重要的對外視窗和貿易城市。
雖然上海的整體貿易規模依舊沒有追上廣州。後世的中國,有著香港、深圳等城市分潤廣州的光彩,哪兒還依舊與魔都、帝都並駕齊驅呢,北上廣,被無數打工的農民記在腦海的最深處。
金基大腦海裡對於人口中的繁華、興盛,唯一的概念就是過去的漢城、開城。甚至困於腦子裡的舊有觀念,他把漢城拿來跟上海做比,金基大本以為漢城會輸給上海的。漢城不如南京他是承認的,心甘情願的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就該如此,當年無數的來華朝鮮使臣都稱讚了中國帝都的浩大和繁榮。但是上海在十年前不過一個小城,而漢城乃朝鮮三千里河山之首府,就算這幾年上海的發展再快,金基大內心裡還依舊認為上海頂多就是跟漢城差不多,甚至未必比漢城更加繁榮。
然後一個港口區就讓他整個人都不好了。至於上海的城去,普通馬路基本都是四車道,更寬闊的馬路則是六車道甚至八車道。一張白紙好作畫麼。上海沒有南京繁榮和人口眾多,這卻也意味著上海更容易被陳鳴歸化。
中國高等學院中現在交手的城市歸化和建築學很多知識都是打上海來的。甚至現在這座城市都還沒有真正的建好。
寬闊筆直的大馬路先就震懾了金基大一番,金基大是多麼的希望自己在上海好好地走一走看一看啊,可是他不能了。剛下船的他就迅速的被自己的僕人和護衛送到了上海公立醫院,並且立刻把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