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抵到圖林斯克陣地已經有十一天時間了。這些天,全團上下在鄭國鴻的帶領下,就像發了瘋一樣的在幹活修補防線,加固陣地。
很多士兵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三分之二是在修補陣地中渡過。
加固胸牆,加深戰壕,修建永久工事,搶運各種各樣的物資。
因為他們知道,戰爭一旦打響,這些東西就再也送不到陣地上了。不論他們再怎麼鄙視俄軍一群新兵蛋子。十多萬人的俄軍部隊也不是他們一個團可以抵擋的。這一戰即便只是試探,他們打得一定也一定會很苦很艱難。
十一天的奮鬥,整個圖林斯克已經面目全非了。原本殘存的房屋要麼被拆毀,建築材料用於外面的防禦陣地的修建。要麼被加固再加固,成了一個個火力點。
鄭國鴻團所有堆放彈藥和補給的倉庫或者各級指揮機部都在地表數米之下。彈藥和軍需補給也都分散放置,以防止有個萬一,全部完蛋。
團裡的炮兵部隊只有十二門75mm六角火炮,但這已經是被加強過的數量了,都放列在第一線陣地後面經過偽裝和加固的炮兵掩體裡面。不是國防軍的大炮稀少,而是真心的覺得在這裡無論放置多少門大炮,都改變不了敵我火力懸殊的事實。
一個團的陣地面積並不大,真的按不下更多的火炮。
鄭國鴻團雖然要在這裡是要打一場真正的硬仗,卻也沒必要浪費。
俄軍要想沿伏爾加河直達阿斯特拉罕,這裡就是他們必須拔掉的一顆釘子。之前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而俄國人在這個緊要關頭也不可能玩什麼圍困戰術的,因為君士坦丁大公帶領的是一支新軍,他們在迎來真正的大戰之前,必須先鼓舞一下鬥志,俄國人更需要表達一下自己的態度。所以鄭國鴻團面對的註定是俄軍的瘋狂火力,如果大炮炮位無法形成有效的安全保護,那麼安置再多,也是沒用的。
這些天的忙碌下來,鄭國鴻已經熬得眼睛都通紅了。正坐在一堆木頭箱子上和同樣顯得疲憊不堪的團參謀王錫朋說話。是的,王錫朋又升官了。
王錫朋在之前的戰鬥中表現英勇,被鄭國鴻從營一級參謀提拔到了團部。
“團座,老毛子真的來了。兵多的像潮水一樣從西面湧過來,只先頭部隊,起碼有萬人!”
“不早有準備麼。接下這個任務,那就是過來拼命的。人死卵朝天,不死,咱們全團就都富貴。老子也能順順利利的跨過那道坎。”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兵,鄭國鴻已經走到了團正的位置,他當然希望更上一步了。
鄭國鴻喝了一口濃茶,語氣寥落啊。他都三十六了,坐上團正的位置,看似順風順水,可要是跟軍中的那些個閃亮新星相比,真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人家還沒他大呢,都已經是將軍了。
而將軍,才算是軍中的真正高階。
鄭國鴻也面上露出唏噓,王錫朋更是默默無語。他比鄭國鴻小不少,可他現在上士都不是,跟鄭國鴻軍銜軍職上的差距更大。
一時間兩人都不說話了。直到外面傳來了幾聲沉悶的爆炸聲音,這是俄國人的大炮在開火!
鄭國鴻猛地站了起來,朝王錫朋點了一下頭,道:“你準備一下,跟我一塊去前線看看。”說著話,就拿起桌子上的望遠鏡,然後又點了幾個參謀和傳令兵外加警衛的名字。
剛才的炮擊只是俄軍炮兵的騷擾性射擊和試射,更猛烈的轟擊和隨後的步兵進攻還在後頭!
……
“第四團和第五團都已經做好戰鬥的準備了嗎?士兵們手中的彈藥是否充足?士氣是否高昂?他們要面臨著一場苦戰,他們是我們劈向中國人的第一刀。他們必須成功!”
俄羅斯陸軍第十五軍,這是一個新的建制,軍長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拉耶夫斯基上將靜靜地看著下屬第55師師長涅沃洛夫斯基,揮舞著手臂,對著手下的軍官發出著強烈到極點的號召。這種身體姿態很誇張的動員在外人看來簡直是神經病,但在這裡卻得到了55師軍官們熱烈的回應。
涅沃洛夫斯基是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拉耶夫斯基的老部下,當初打博羅季諾戰役的時候,拉耶夫斯基是俄第七軍軍長,涅沃洛夫斯基則是第七軍下屬的第27師的師長。博羅迪諾戰役中,第七軍以27師為主力的部隊防守的多面堡多次擊退優勢法軍的瘋狂進攻,被譽為“拉耶夫斯基堡”。
“非常好。但是你們還要記住,動作一定要快,比訓練場上更快!不要磨磨蹭蹭的,這可不是在對付那些野蠻的土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