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輸出轉速等的限制;你輸出轉速低的話,太大的槳葉是帶動不起來的,這就像小排量發動機去帶動一輛大卡車,是沒有戲的。
然後就是槳葉數,如今已經被敲定為三片葉了,四片葉並不是不行,但效率不高。
螺距,螺旋槳旋轉一週前進的距離,指理論螺距;這個非常重要,也是最初的時候被研究所所忽略掉的一個數值。包括滑失率,螺旋槳旋轉一週,船實際前進的距離與螺距之差值與螺距之比;
再加上一個螺距比,螺距與直徑的比,一般在0。6~1。5之間;一般地說來,高速輕載船選取的值比較大,低速過載的船選取的值比較小;
失敗真的是成功它老孃,要不是這些年一次次實驗的失敗,船舶所怎麼可能得出這麼多的經驗呢?
當然,螺旋槳式蒸汽輪船已經被造出不止一艘了,很多艘實驗船都是螺旋槳船,而且螺旋槳現今雖然被正式的投入應用,但螺旋槳還是有著不少毛病需要專家們繼續去克服的。比如在木殼船上的可怕振動,在水線下的螺旋槳軸軸承磨損,槳軸密封,推力軸承的耐用度等等。
但這些問題統統不是陳鳴需要去考慮的事兒。他是皇帝,不是船舶製造專家,不是科學家,現在眼中只有這麼一艘被命名為‘張騫號’的全鐵質的螺旋槳式蒸汽輪船。
這艘大船承載著中國造船業多年苦心鑽研的成果結晶,不管是它全鐵質的輪船結構,還是推力系統。所以陳鳴要親自來看一看,在這艘大船下水試航的那一日,他要親自登上這艘鐵船。
江南造船廠為了製造這艘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大船,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前前後後用了兩年的時間才徹底完成了任務。
如果眼前的這艘大鐵船能夠達到製造它的一切目標,那麼這個剛剛組建卻實力不弱的部門將會徹底分離成為造船廠的一個分廠,因為製造這艘大鐵船的一切訊息都是機密,都需要遮著掩著的。
整個江南造船廠工人高達兩萬人之多,而眼前的這個製造組卻只有一千人不到,這其中還有一半的工人是從其他各個船廠抽調的技術骨幹,真正的實力真的是非同小可啊。
陳漢的新式教育都發展已經發展好幾十年了,每年投入大筆的資金,再加上社會捐獻、捐贈,最近些年的教育經費年年都輕輕鬆鬆的超過十個億,已然向著十五億大關邁進。基本上每個鄉鎮都建有多說中小學校,每個縣不僅建有高中,更有職高和技校,全國在校學生數量3000萬。
國家的識字率大大的提升,國民素質大大的提升,具體表現在工人身上,如造船廠這樣要求高素質的企業工人,識文認字是最最基本的技能,計算數字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這個聚集著中國造船業上千精英的部門,日後必然能在中國造船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讀書並不一定要當官的理念也早早刻入了廣大群眾的心中,比如那些高等學府畢業後被船廠、鋼廠、機器廠、織造廠等工廠以高薪聘請的學生,雖然不如官員體面,但高額的薪水對於這些普遍出身寒門的子弟來說何嘗不是一條很好的出路呢?
江南造船廠今天戒備如此森嚴,固然是因為皇帝要親自來船廠視察,但也有江南造船廠自身的原因。它們製造的中國第一艘全鐵質螺旋槳式蒸汽輪船也將在今日下水,後者還是一個秘密,還不能被人廣而告之。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是這大鐵船跑不動了,那不是丟人嗎?要是這大鐵船沉進水裡了,那就更要命了。
所以,這兒的工人們是既高興自豪,又略微的有點提心吊膽。
他們是這艘大鐵船的創造者,他們對這艘大鐵船肯定有信心,但誰也不敢打包票不是?
“臣等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造船廠的廠長掛的可是有將軍銜,隸屬於總後勤,船廠的股份二十年頭裡陳鳴就從陳繼功他們手中收購了七七八八,現在60%的股份還握在朝廷手中,陳繼功他們手裡可能還有那麼幾個點的股份,剩下的三十幾點的股份都混在股市裡呢。
廠長帶著數十名船廠高階職員在門口迎候陳鳴,一同來的還有上海的幾個官面大佬,以及當地駐軍。
“諸位愛卿辛苦了,起來吧。”陳鳴從打南京到上海以來,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過。要不是陳鼎還沒有回來,他這次會拉著陳鼎一塊來長興島看一看。
造船廠的廠長姓黃,叫黃寶洲,但他並不是黃家的人,而是一個陝人。能坐上現在的位置,不是因為他背後有什麼了不起的大背景,而是人家一步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