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群中四射亂穿……
當數以千計萬計的彈片及鐵屑鑽入俄軍士兵們的身體的時候,無數人在撕心裂肺的慘叫著,他們淒厲的叫喊聲響徹在了冰凍的愛古斯河畔上空。
慘叫聲此起彼落,慘叫聲絡繹不絕。
戰場上血肉橫飛,冰雪覆蓋的大地被一次次的爆炸染成了黑色,就像掉在了地上的豆腐。
戰場上留下了遍地的屍體,還有痛苦不堪的眾多傷兵。
一名被俘的俄**官在他後來的回憶錄中寫道:“……我們計程車兵離開了安全的楚裡克河,離開了可以舒適安全生活的地方,來到這個殘酷的戰場。很多人幾乎是在戰爭開啟的第一時刻,就因為無法馬上適應戰爭而立刻在殘酷的戰鬥中喪命……”
對比歐洲戰鬥中,以線列兵方陣對射為主的戰鬥方式來說,俄軍真的有點不適合復漢軍以炮火為中心的作戰模式。奧倫堡開出的俄軍步騎有一萬三四千人,加上五千清軍和周邊選擇了俄國人的哈薩克騎兵,總兵力達到了兩萬多人。這個數字遠比巴爾喀什湖附近的中國部隊要多的多,所以俄國人選擇了主動、勐力的進攻,並沒有聽從清軍的建議,結果在中方守軍的陣線前撞了個一頭血紅。還是波將金聽到訊息後急忙趕到前線勸阻了奧倫堡總督赫瓦布洛夫少將。
但是中**隊始終保持一個防禦態勢,就算是他們時不時出擊的騎兵部隊也是依託著他們在愛古斯河的防禦陣地為圓點。中國人有過反擊,讓俄國人見識到了他們進攻時候的鋒銳,可主題上還是防禦為主。直到今天!
俄國人佈置在一線的一個團的俄軍步兵,在突如其來的火力急襲中崩潰,連帶著二道防線上不少跑位上的炮兵都隨著俄軍步兵的敗潰而一路往後逃跑。這一次開始在黃昏時的守軍反擊戰,給了俄軍一次慘痛的教訓。
隨軍的一名戰地記者在他發回的文稿中寫道:
“士兵們得到了嚴苛的命令,他們必須堅守在愛古斯河邊,將中國人的軍隊擋在前線。
後續的部隊在集結,在中國人那些流星一樣墜落的超級爆炸彈的射程之外,一隊隊士兵排著方陣,然後整齊的向著東面發起進攻,他們要把中國人重新推回到戰線的對面。否則,整個陣地就會崩潰。進而,整支聯軍都會隨之解體。
……勇敢的俄羅斯士兵們沿著潔白的雪地向進攻的中國、軍隊發起反擊,死神始終伴隨著他們左右,不斷有人被炮彈擊中。那種超級爆炸彈受到了魔鬼的囑咐,巨大的威力讓它們只需要一顆,就能掃掉半個方陣。無數人受傷,無數人死去。傷者就地躺在冰冷的雪地中低聲哀嚎,他們等不到天亮的救援。
冬季的巴爾喀什湖被寒冷所籠罩,死神支配著這裡,很少有夜間受傷的傷者堅持到天亮……
炮火和爆炸的洗禮之後,只是短短的半個小時不到,中國人的部隊就擊敗了前兩道防線的守軍。他們的臼炮火力密集,在近距離的時候手榴彈威力巨大,這種被歐洲淘汰了的武器在中國人手中煥發了新的生機。
無數潰敗計程車兵們被迫退往更深處的防線,他們痛罵著自己的炮兵部隊,抱怨著中國人的迅勐和強大的無法想象的火力。部隊士氣很糟糕,士兵們已經失去了勝利的信心,哪怕只是這一小戰的勝利。
我注意到,之前排在隊伍最前面的那些勇敢的軍官似乎都沒能撤下來,不知道他們現在在哪裡,如果他們沒有投降,願上帝保佑他們……
……中國人對著第三道防線進行了十分鐘的炮擊,他們配屬了大量的臼炮,這種輕便且能快速移動的火炮在愛古斯河的戰鬥中給俄羅斯軍隊造成了難以想象的傷害。在長達十分鐘的漫長炮擊之後,是的十分鐘,這是很長很長的時間。沒有在戰場上無助的經炮火煎熬的人是無法理解時間的漫長的。
奧倫堡的凱納爾十三團再次發動了進攻。因為他們對面的中國人分出一支部隊從側面開始了進攻,他們正面的敵人兵力削弱了,所以謝爾蓋少校希望用進攻來打亂正面的敵人,然後大部隊從容的解決側面上來的敵人。這一次他的口氣很嚴厲,於是進攻部隊的人數更加眾多起來。參加計程車兵並不只是第十三團的,還有跑到第十三團陣地上的敗兵,所以這一次的戰鬥持續了很長時間,士兵們堅持了很久,儘管一直在不斷地損失,但是他們沒有撤下來,他們始終在堅持……
願上帝保佑那些犧牲了的人,讓那些高尚的靈魂升入主的天國。
……我看見之前接受過我採訪的米哈伊爾中尉被抬了下來,他的喉嚨被從側面打穿了,血不斷地衝進氣管,這讓他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