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是非常希望武媚娘能夠幫助太子,因為長孫無忌的原因,他始終不再相信輔助大臣。
“如今已經開戰,尚書令,關於糧草的事,可有安排好?”李治問道。
韓藝立刻道:“還請陛下放心,太原歷來就是軍事重鎮,有足夠的屯田支援,再加上太原計劃,更多的糧食湧入太原,而那邊營州雖然儲備是不如太原的,但是它後面有著萊州、青州、樂浪洲,這些地方都有著糧食儲備,在不增加兵力的情況下,足以支撐半年。”
李績非常自通道:“不需要半年,最多三個月,戰爭便可結束。”
李弘有些擔憂道:“可是對方號稱十萬精兵,而我們只出動三萬軍隊,加上萬全晟的人馬,也不過五萬。”
李績微微笑道:“殿下,據老臣所知,他們最多也就能夠徵集五萬精銳,就算有,我們也無須懼怕。”
李弘道:“可是我聽說契丹人可也是非常驍勇善戰的。”
“這老臣也不否認。”
李績點點頭,又道:“不過殿下不要忘記,那契丹只是一個聯盟,並非是一個統一的政權,而那李盡忠遠是沒有頡利那雄才大略,可饒是頡利,他在與大唐抗衡之前,也是透過一系列的征伐,整合了草原上所有的勢力,故此才有了強大的突厥王朝,而李盡忠並非是透過這些手段來整合契丹八部的,他們只是因為一個不算是強敵的萬泉晟才走到一起,所以雖然他們兵力要勝過我們,但是他們的戰鬥力是遠不如我們。
因此,我們的戰略,就是集中兵力,攻擊李盡忠所在的大賀氏勢力,而對於其它部落,則是以少量的兵力阻止他們救援大賀氏,老臣認為,那些部落不見得就會全力幫助大賀氏,他們若見我們只是針對大賀氏,那他們自然會消極的應對,只要大賀氏被我軍擊敗,勝利就將會屬於我們。”
作為這老一輩的統帥,對於頡利還是非常認同的,雖然是敵人,但是換句來說,如果將頡利貶的跟個草包似得,那打贏頡利有什麼值得驕傲的,渭水之盟不就更加可恥,可要知道消滅頡利可是唐王朝最驕傲的一戰。李世民對於頡利也是非常禮遇的,沒有說將他當做階下囚。
李治聽罷,笑著點點頭,道:“聽司空這麼一說,朕倒是要放心不少啊!”
韓藝突然道:“不過這一戰過後,可不能再在那邊推行羈縻制度,否則的話,他們時不時起兵造反,這誰受得了,朝廷應該在那邊推行州縣制度,以絕後患。”
李治點點頭,問道:“尚書令有何建議?”
韓藝道:“臣非常贊成司空的戰略,我們的目的只是摧毀他們的同盟,而不是要將他們滅族,那裡的百姓將來都是我大唐的百姓。非但如此,我們還要注重輿論的宣傳,要讓契丹的百姓知道,是李盡忠想成為契丹之王,才不顧百姓死活,貿然起兵造反,妄圖蚍蜉撼樹,不自量力。當然,我們不能此時就提出要推行州縣制度,這會令那些酋長拼命反抗的。”
李弘點點頭道:“尚書令言之有理,這百姓是無辜的。”
李治瞧了眼李弘,笑道:“那就這麼做吧。”
第二千零二十二章 技術在於應用
以往若是發生戰爭,百姓們都會感到恐慌,但是今時不同往日,當戰爭的訊息傳到長安之後,從軍中到民間,都感到是極其興奮,很少有人為此感到擔憂。
不少將軍、衛士紛紛請戰,甚至對於朝廷只派出少量的人馬應戰,是深感不滿。
因為自從印花稅改制之後,這軍功變得是非常值錢,因為軍功的福利是多起來,而且對後代是非常有幫助的,光運算元女免費讀書的錢,就已經遠遠超過以前的福利,而且,還有榮譽,就是那戶籍上的陌刀鋼印,可以在生活中提供諸多方便,這就是一種榮譽的體現,你為國開疆闢土,國家和百姓也都會尊重你。
這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啊!
而且是打契丹,在唐軍眼中,那契丹真的就是碗裡的肉,要知道大唐的體量是契丹的n倍,不管是從哪方面來說,都是如此,關鍵契丹所居住的地方,基本上是無險可守,一馬平川,不跟高句麗一樣的,連條路都找不著,覺得這就是送軍功給他們,看著人家撿功勞,這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商人更是激動的不得了,但同時也非常鬱悶,因為朝廷這回出征,沒有跟商人合作,這已經讓他們都有一些不太習慣,最近幾年的戰爭,商人都在參與,所以宇文修彌他們是連拖帶拽的將韓藝請到新市場的會議室。
“韓小哥,為什麼事先我們都不知道這事,你不是一直都提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