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裝配’這個詞太大了,我只是負責擰個螺絲帽。這也無關緊要,能叫我去工作,我就高興壞了。”
但隨著史蒂夫的漸漸成熟,他開始意識到他的生活中除了電子學或許還應該有些其他的東西。“記得第一天在惠普公司裝配線上工作回來,”他深情地回憶道,“我就眉飛色舞地把我在惠普公司的快樂和幸福告訴我的學校監管,一個叫克利斯的傢伙,還告訴他在這個世界上我最喜歡的就是電子學。我還問他最喜歡的事情是什麼,他看了我一眼,說道:‘性愛!’那一年夏天我瞭解到了其他很多東西。”
在中學二三年級的時候,史蒂夫第一次接觸到了大麻。史蒂夫也開始對一些文學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我第一次這麼冷靜,因為我認識了莎士比亞、狄蘭·托馬斯(Dylan Thomas)等古典作家。我讀了梅爾維爾的作品《白鯨》(M0by…Dick),三年級時,我還上了文學創作課。”他說。
史蒂夫就這樣一如既往地追求著自己的理想。當時美國社會的思想觀念,已從20世紀60年代的統一、順從,轉變成了70年代的個人主義思潮。史蒂夫很快地就吸收了這種反文化傳統的價值觀,他對個人主義非常向往,拒絕受各種規則的約束或脅迫,甚至沉迷於迷幻般的自由世界。史蒂夫努力地實現著自己的價值觀,但他並沒有那種玩世不恭的嬉皮士特徵。
霍姆斯特德中學雖然是一所很不起眼的學校,但由於它在戰後的迅速發展,使它在這個地方小有名氣。這所學校的旁邊有兩條高速公路,學校很有校園氣息,另外它還是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所特色學校。在1968年9月,學校開學的時候,史蒂夫·喬布斯和比爾·費爾南德斯就成了這所學校的高中一年級新生。
這一對好朋友在庫比提諾中學上學時就對電子技術有著共同的愛好,但他們都感到在霍姆斯特德中學上學有一個很大的缺憾,因為他們體驗不到那種在家時的科學研究氛圍了。學校安排了電子學方面的課程一約翰·麥科勒姆老師的電子學(一),兩人都決定學習這門課。
就這樣,他們倆成了學校的“電腦迷”。這個名稱是矽谷中學給他們的電子學俱樂部成員起的綽號,這個名字是很有學問的。因為這個名字是和對電子學的痴迷聯絡在一起的,從而避免了其他同學把他們看做是“書呆子”。要知道,在矽谷,熱衷於電子學是很“酷”的。
早在他們進入霍姆斯特德中學的4年前,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就在這所學校科學系的嚴格管理和強化訓練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在電子學班裡屢屢獲獎,併成為了數學電子學俱樂部的主席,在科學專案比賽中他也得了獎,另外,他還負責設計了難以計數的電子示意圖。而對喬布斯來說,這些東西激不起他的熱情,在這所學校學習的幾年時間裡,他對科學興趣不大,而對其他東西很感興趣。
在高中二年級結束的時候,14歲的喬布斯開始了新的努力方向。這時,他好像對電子學失去了興趣,因為他在芒廷維尤市海豚游泳俱樂部參加的游泳訓練佔去了他很多時間,他還參加了水球訓練。但他在這方面的興趣非常短暫。他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在這方面發展,因為“我不是做運動員的料”。喬布斯一直在尋找能使他感興趣、能讓他全身心投入的事情。
在芒廷維尤市一個名叫海爾蒂克的商店裡,存放著很多廢棄不用的電子元件,亂七八糟,到處都是。因為在美國矽谷,可以以任何藉口把電子元件扔掉,比如,顏料塗得不好;出錯率太高;設計出了新的元件。這些被扔掉的元件往往是非常好的電子元件,而它們時常可以在海爾蒂克商店裡找到,另外,在其他的設計間和學生做科學實驗的學校裡也能找到一些元件。史蒂夫在上中學時,在週末總是想辦法到這些地方來做工。
當費爾南德斯給喬布斯詳細展示他和沃茲設計的計算機時,史蒂夫已在週末到海爾蒂克商店做工了,在那裡,他對電子元件產生了相當大的興趣,並且對於這些元件的價格也是非常熟悉,多年都不忘掉。費爾南德斯一沃茲尼亞克的設計使他非常感興趣,他以後就經常待在費爾南德斯家的車庫裡,他和沃茲之間的友誼也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他們之間的友誼形成的部分原因是倆人都喜歡搞惡作劇。喬布斯對於成為一個叛逆者有著強烈的願望,可他卻不願意付諸實際行動,沃茲則不同,他能夠把想法付諸於實踐。喬布斯和大名鼎鼎的惡作劇高手沃茲之間的這種友誼使他在同伴中贏得了威望。
到16歲時,喬布斯的頭髮就和他的兩肩齊平了,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