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尚書+16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太上”,與“其次”關聯呼應,強調所推的做法,是指無為之治,最高的境界。“下知”,與儒學禮教“上知(智)”相反,老子尊“下”,反對統治之“為”,主張“無為”;“有之”,參照“有之以為利”理解,強調“無之以為用”,說明統治的有與無的關係。 三個其次,越來越不好。“人為”越來越嚴重,甚至惡劣。親,親愛、親近。譽,稱讚、讚美。畏,懼怕。侮,有不敬之舉。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應為“信不足,安有不信。” 清人王念孫比較河上公本,發現並肯定了“無下焉字”,他把上焉字斷句在後句是對的,很了不起。他當時沒有看到《老子》更古的文字啊。 郭店楚簡《老子》丙本有“太上”一章:“太上……信不足安有不信”。 帛書《老子》甲乙本較為完整,相應處文字均不缺,甲本:“信不足案有不信”,乙本:“信不足安有不信”。 王念孫解:“焉,於是也。言信不足,於是有不信也。”解釋旁徵博引,信服。 案、安,與焉同義:於是,則。王引之(王念孫之子)《經傳釋詞》:“安,猶於是也,乃也,則也。安,或作案,或作焉,其義一也。” 此句可加引號,應是古語或熟語。 缺乏信任,就不信任人、不相信人。這樣,就強“為”,惡性迴圈,則加強統治壓制。“為”的最壞結果,被百姓罵,反對反抗其統治。悠兮其貴言,是稱讚,標點可以是感嘆號。悠:長,遠。貴:稀有,難得。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此為聖人之道。功、事近義,都是“為”的範疇。功,偏於功業,見34章“功成不名有。”77章“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事,偏重於職,見48章“無為而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成和遂,同義,見7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我,以聖人之口吻言,如57章“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自然,指沒有人為的東西,沒有個人功利,沒有私慾妄為。老子主張返樸歸真。喜歡長篇南河()長篇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