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修建漁場,就算重型戰艦無法停靠太多,但輕型的戰艦也能保證停靠十幾艘的數量。”
李維也點點頭同意,海面的顏色在陽光下微微深邃,這表示水深至少有十幾米,而在這個世界和近代風帆木製艦船的時代,能夠有十幾米吃水的商船和戰艦可真的不多。
要知道地球上,美國那“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吃水深度也不過12米左右,哪怕是龐大的油輪吃水深度也不過22米左右,幾乎就已經是目前地球上那人類航海科技的頂端配置,別說是現在這風帆戰艦時代了。
身長55米,排水2000噸的蓋倫帆船,滿載貨物吃水也不過**米,這已經是地球近代大航海時代最龐大的風帆商船,甚至是某些戰列艦都沒有它的吃水深。
因此這處山腳下的淺凹灣也完全能建造【地方漁場】,甚至在暴風雨到來的時候,也免去了要去深海區躲避暴風雨的麻煩,能直接進入海角山和淺凹灣的漁場防波堤,防止自身在近海處被接連不斷的海浪撕扯晃動,發生觸礁沉沒的危險。
“如果將漁場建在山腳下,那麼山頂也能建造一處岸防炮臺。”
格林大副抬頭看著旁邊那平緩著直接升上去的海角山,鬱鬱蔥蔥的灌木和小樹林也極為茂盛,讓他的臉色也凝重了幾分,扭頭對李維建議道:“掌握了海角山的頂端,那麼就等於掌握了海角鎮的海岸線,更掌握了這片海域。”
這是毫無疑問的戰略建議,李維也點頭贊同這說法,因為他看著那三十多米高度的海角山,扭頭也朝著不遠處依稀可見的石板路看去,點點頭道:“我們上去看看。”
海角鎮外的東海岸大部分都是塗灘或海岸峭壁,例如海角山這種擁有制高點意義的山峰還真的不多,哪怕是三十多米的高度,修建一座十幾米高度的瞭望塔,配合大型望遠鏡,都能清楚的看到千米外的海岸線上,有多少艦船出現,絕對具有戰略意義!
ps:感謝“五陵先生”親打賞的100起點幣~感謝“容易手痠”親打賞的100起點幣~感謝“書友161017154559462”親打賞的500起點幣~感謝“焱無措”親打賞的10000起點幣~感謝“愛幻想ing”親打賞的100起點幣~(未完待續。)
第152章。丘頂的燈塔廢墟
海角山在大銀盤島的東海岸極富盛名,幾乎當看到這座如同獨角般斜戳在海岸旁的小山,就知道已經到了海角鎮。老一輩曾經在鎮子上長大的水手們,還會依稀記得海角山上的燈塔,星星點點帶給夜航的船方向。
不過隨著近十年的廢棄,海角鎮早已經在新一代人的印象中消失,尤其是在這個封建社會當中,關於遠方海域和島嶼的訊息更令人好奇,遠洋而來的商人們帶來的新風氣也更讓人追捧,對於已經徹底荒廢根本就如同荒野般的海角鎮,也早已經在大多數人的腦中忘卻。
沿著還勉強能行走的石板路在海角山崎嶇的道路上向前攀登,一塊塊青石板的縫隙當中也頑強的長著雜草,遮掩了這本就半米寬左右的石板路,走起來也已經能感覺到石板下草根的生長,已經讓這條道路不再穩固。
李維的身體經過磨練到是還可以,哪怕是身後跟著的格林大副體格也不錯,領著八名手持燧發槍的西班牙水手們在石板路上行走,大約百多米落差的山丘本就不高,只是坡度平緩較長,因此他們上下也著實費了一番力氣。
但對於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李維的眸子掃過石板路兩側偶爾已經倒塌了的磚石亂堆,看那木頭和磚石上雕刻出來的花紋,應該是紳士和貴族們經常來聚會的亭子,但現在卻已經成了廢墟,說明當初海角鎮的繁榮,以及東海岸眾多人類辛勤的工作,所帶來的生機勃勃。
“前面就是山頂了。”
緩緩地撥出一口氣,李維扭頭看了眼身後來時的路,卻發現彎彎曲曲的石板路幾乎如同一個s型,山腳下儘管也能看得清楚,不過卻因為起碼三百多米的距離而看不真切。
石板路到達頂端也更加清晰,鬱鬱蔥蔥的灌木沒有完全籠罩這些石板鋪成的道路,反而在李維的眸子當中,面前山頂已經被人為的修理過,全部都用石板或磚塊墊的平整,因為就在前方那靠近峭壁的頂端,散落了一地的轉木廢墟當中,還勉強能依稀看到半米高的磚石基座。
“十年的時間,就算是燈塔也已經倒塌了。”
格林大副也緩緩地撥出一口氣,拍了拍自己身上華貴衣裳的灰塵,向前邁步來到那堆磚石堆疊的廢墟面前,看著上面那已經發暗和縫隙中生長的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