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了半晌,陸落才知道,常軒中瞭解元,是兩浙路鄉試第一名。
常家高興壞了!
常軒也揚眉吐氣,那腰桿子站得筆直,多年躊躇不得志的壓抑,一掃而空。
他眼眸熠熠,陸落就覺得他看上去俊朗年輕,配十二孃挺適合的。
常軒中瞭解元,玄女給他改運等訊息,再次在湖州府盪開。
陸落的名聲又添了一成。
常家送了很多禮物,其中一抬禮盒中,有一張地契,兩張賣身契。
“這是一百畝的桑園,我聽聞玄女也想開個紡織作坊。這桑園很好打理,玄女派家中幹練的管事去即可。
這兩張是金師傅和夏師傅的賣身契,他們從小是常家的,是我們常家紡織作坊裡最好的兩位了。”常大老爺道。
常家送了桑園,送了兩位紡織老師傅,陸落布匹行的計劃,差不多就實現了。
這比送銀子強多了!
“常大老爺,太感謝您了。”陸落真心感激。
“比起玄女為軒兒做的,這些有什麼算什麼呢?”常大老爺更感激陸落。
——*——*——
第五更,求月票,求推薦票!(未完待續。)
第209章定親事
常軒和常家都認定,是陸落改了常軒的運氣,讓常軒從別苑搬回了家中,他才中了舉人,而是是鄉試第一名。
才華算什麼?
若是才華有用的話,常軒十年前就考中了,而不是拖到現在。
這種想法,讓常軒和常家更感激陸落,都快要給陸落設生祠了。
陸落再三讓他們別客氣。
“以後就是親朋,沒必要這麼見外!”陸落道。
常家這才打消了念頭。
倒是常家送給她的桑園和兩個嫻熟能幹的紡織師傅,解了陸落的困境。
滕元娘一直讓陸落買桑園、請師傅,開自己的紡織作坊。
買桑園容易,可好的師父上哪裡去請?人家的紡織師傅,都是自家養的。
陸落為此犯愁,桑園也沒買,怕買了沒用處。
如今,這些困難都迎刃而解了。
“你們先住到染坊後面的廂房去,過幾****再安排你們。”陸落對兩位師傅道。
這兩位師傅一男一女,其實是兩口子,四十來歲,七八歲就學紡織,是常家的家奴。
丈夫姓夏;妻子因為技藝了得,旁人不稱夏太太,而是恭敬稱一聲金師傅,這是對她手藝的極大肯定。
這兩口子,特別是夏師傅,天生一張笑臉,和顏悅色;而女師傅金氏,和善之餘,不乏幹練。
陸落對這兩口子的第一眼印象很好,很有眼緣。
她又稍微給他們相面。發現這兩人的命運都挺好,老來安康富足,兒孫繞膝。
陸落先把他們帶到染坊,讓滕元娘和他們接觸。
同時,陸落也開始置辦作坊,安置這對夫妻。
常軒中瞭解元之後,在湖州府的名聲越發響亮。
他一表人才,家中又極其富貴,如今更是功成名就,不少人家想要將女兒許配給他。
陸落的六嬸這時候就打起了退堂鼓。
“。。。。。。我妹妹也沒來說。估計常家是不樂意了。我看算了吧。太高攀了,十二孃將來也辛苦。”六太太心想。
六太太是個很理性的女人,她知道什麼該要,什麼不該要。
十二孃陸芳雖然容顏出眾。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美麗又有才華。可到底沒託身個富貴人家。
陸其鈞死後,陸家在湖州府就沒什麼依仗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配解元常軒是高攀了。
怕常家反悔,讓十二孃難堪,六太太自己去找了她妹妹,讓她妹妹再去通風,就說:“我捨不得十二孃,她這些日子瘦了,我想多留女兒一兩年。
常公子的年紀,肯定是定親就要嫁過去的。這事就算了,咱們兩家也只是口頭說了,庚帖都沒換過,就不要再提此了。”
這樣的話,給自己和常家都留了體面。
六太太自負見好就收,很有眼色,不叫自家丟臉,也不讓常家為難。
不成想,第二天常家就派了官媒,上門正式提親了。
“。。。。。。。太太捨不得十二孃,這不防事啊,從青敖灣到常家才幾步路?一日見三回都是夠的。”媒人說。
六太太又驚又喜,實在是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