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9部分

另外,這一次的和會上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比如英法兩國龐大的海外殖民地,普魯士王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於這些殖民地,可謂是垂涎三尺。但是,中華帝國利用強大的軍事實力,直接劃分了這些殖民地的歸屬。中華帝國佔據了大頭,而西班牙王國和比利時王國則佔據了小頭。普魯士王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則乾脆的被排擠在外,可見他們會有多麼大的怨念。

只不過,懾於中華帝國的強大軍事實力,兩國只能暫時妥協而已。一旦機會合適的話,未來圍繞這些殖民地,必然會展開新一輪的鬥爭的。

而戰敗國則無疑是大輸家,一個個的都被戰勝國狠狠宰了一頓,不僅損失了大量的領土,還支付了大筆的戰爭賠款。這使得戰敗國對於戰勝國,充滿了怨恨。一旦國際局勢發生變化的話,這些國家肯定也會重新再戰的。畢竟,他們還想要一雪前恥,奪回在戰爭當中失去的一切。

所以,從本質來看。這一次的伊斯坦布林和會,並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加劇了。和平條約的簽訂,更只不過是暫時的休戰而已。強加給戰敗國身上的那些條約。根本就不被戰敗國承認,反而視為恥辱。可以說,這場戰爭雖然結束了,但在和會上,已經為下一次的戰爭買下了戰爭的種子了。

中華帝國無疑是大贏家,獲得了總數七十二億華元的戰爭賠款,其他的幾個國家全部加起來也沒有中華帝國獲得的戰爭賠款多。另外,英國王室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還額外支付了二十億華元。加在一起的話。那就有九十二億華元了。如果再加上中國*軍隊在佔領區的掠奪的話,這一數字還會暴漲。

可以說,帝國在本次戰爭當中的所有花費都已經賺回來了,並且,還賺的不少。利用這筆資金,帝國可以進一步的發展自己的工業,同時加快對新佔領區的消化,這可以使得中華帝國的實力更加的強大,為下一次的戰爭做好準備。在和普魯士王國的對抗當中。帝國更是能夠佔盡上風。

在和會閉幕之後,作為東道主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伊斯坦布林的皇宮舉行了盛大的酒會,參加和會的各國代表團,此刻都彷彿忘記了之前的矛盾一樣。開懷暢飲。只不過,戰敗國的代表團,顯得要低調很多。戰勝國的代表團。無疑成為了酒會上的主角。

特別是中華帝國的代表團,更是受到了其他參加酒會的各國使節和代表們的追捧。本次和會上。除了戰勝國和戰敗國的代表之外,還有很多中立國家的使節已經特使。他們也迫切的希望能夠加入到新的世界秩序當中來。在未來的世界秩序當中,佔據有利的地位。不過,亞歐大陸上的中立國家並不多。整個東亞、東南亞和北亞以及中亞,都是中華帝國的領土,南亞的印度,也在中華帝國的主導下,成為了一個鬆散的聯邦國家,各土邦才是實際的控制者,中華帝國皇帝龍宇飛只不過是印度名義上的統治者而已。實際上除了加爾各答附近之外,根本就沒有實際的權力。而西亞,阿富汗王國已經成為了帝國的小跟班。波斯王國則處於帝國的逼迫當中。可以說,亞洲就只剩下中華帝國一個獨*立的國家了。

至於歐洲,中立的國家也不多,北歐的瑞典和挪威還是一個共君的國家,而芬蘭,更只不過是俄國統治下的一個自治大公國而已。丹麥,則是一個歐洲小國。另外就只有瑞士這個永久中立國了。

非洲則是一片廣袤的殖民地,現在已經被中國、西班牙王國和比利時王國給瓜分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在北非地中海沿岸有一片自己的領土。

北美,美國和加拿大殖民地都已經納入到了帝國的統治當中,只有墨西哥和中美洲還處於獨*狀態立另外,南美各國也是獨*立的國家,但這些國家的實力都太弱小了。

可以說,現在世界上的主要區域都被亞歐軍事同盟的幾個大國佔據了。倒是拉丁美洲,還有不少的獨*立國家。不過,貧窮落後的拉丁美洲,現在根本就還沒有受到各個大國的重視,大家的注意力都還在亞歐大陸。中華帝國和普魯士王國即將開始的對抗,也將以亞歐大陸為中心。

當然,隨著工業實力以及國家實力的發展,為了獲得更多的光芒市場,大國們的注意力,遲早會被南美洲吸引的。到時候,肯定也免不了一場戰爭。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伊斯坦布林和會只不過是實現了暫時的和平。亞歐軍事同盟雖然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但自身也被拖的筋疲力盡了,所以不得不結束戰爭。不過,中華帝國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除外。

中華帝國透過這一場的世界大戰,贏得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