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楊凌點了點頭,邁步過去:“這涿州就在某的腳下,總有一天,就要帶你們踏上燕京城頭,將這大功徹底包攬……”

林沖等人就是抱拳,“大人指到哪兒,俺們無非就打到哪兒,沒甚好說的,自從離了關西,俺們心中就憋著一口氣,戰事不利之局,兒郎拋屍荒野不在少數,卻還不甚爽利。”

楊凌豪放的笑了一聲,“男兒功名不過馬上取之,且就在眼下,你們都是能打能熬的漢子,但有所請,總不能虧待了半分,常勝軍驍勇,不乏敢戰之士,郭藥師宿將,哨探之計,便止於此,非得有號令不得再往前而進,後路大軍徐徐而進之時,某部但為先鋒,這涿州也就是囊中之物罷了。”

“大人說得是,俺們哨探兵馬便在此震懾便作罷。”林沖點了點頭,當下這番佈置自然是妥妥當當,沒有半分可以挑剔的,若是楊凌就這般舉師而進,倒還輕佻了些,畢竟郭藥師所部常勝軍大部猶存,數千兵馬枕戈以待,也是一塊難啃的骨頭,若是等著後路大軍跟進,這涿州便是穩穩當當的拿下。

就在這個時候,一騎哨探飛馬而來,到了楊凌面前便是行了個軍禮,“大人,易州有報,老種相公遣使而來,有要事相商。”

楊凌心中一愣,隨即坦然,种師道之名,他在後世當中也是耳熟能詳,而今終於是到了收穫時節,且看上峰差遣,權衡之下再做抉擇。

對著湯懷笑了一聲,楊凌緩緩撥馬迴轉,“走,隨某回易州,看看這大宋諸公氣派如何?”

……

吳玠乃是西軍軍旅出身,現在在老種相公徑源軍當中聽用,陝西大漢,武功自然是沒得說的,很多將門當中的世家子弟都是讀過書的,這邊關廝殺,死者甚重,雖說保家衛國乃是男兒當為之事,但仔細一想,又有哪家父母,願意在家的兒女整日廝殺,朝不保夕?

且大宋這個時候科舉已經到達一個鼎盛昌明的高度,所以自家父母都是願意兒孫勤學苦讀,考取功名,將來東華門唱出,也是家族榮光,晉身士大夫行列。

吳玠也是如此,但是關西子弟,軍伍之風甚濃,吳玠也讀了幾年書,算得上是習文修武,樣樣精通,可是不管是家中長輩如何讓勸說,吳玠都是更加喜於騎射。

吳玠雖然年少,可是極有主見,只不過這主見自然是氣得家裡人跳腳,他瞞著長輩,投筆從戎,類似他這種讀過書,又打得仗的少年英傑,自然是會在西軍當中脫穎而出的。

投軍不久之後,憑藉家中關係,也在軍中謀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差遣,在與西夏的戰鬥當中,這個帶著有幾分書生氣的小將,憑藉果決和勇敢,以及對戰事敏銳的洞察力,屢立戰功,嶄露出他的崢嶸頭角。

後來,適逢多事之秋,蔡京老公相為了奉迎官家趙佶,在江南開收花石綱稅務,下頭官員更是橫徵暴斂,逼迫得江南百姓揭竿而起,領頭起義的人叫做方臘。

這個時候,大宋的軍隊除了西軍已經爛到骨子裡了,吃空餉的數額十之七八,剩下在籍軍士更是沒有了幾成戰鬥力,一時之間方臘聲勢竟然隱隱有了動搖大宋統治的徵兆。

整個都門汴梁都是震動,急調童貫統帥西軍精銳赴江南平定農民起義,畢竟西軍兵革利器,戰鬥力毋庸置疑,江南亂事便被迅速平定下來,可是不管如何讓西軍上下都是憋屈,農民百姓若是不被逼到極處,會造反?

看著他們衣衫襤褸的作戰,每個西軍將士都好不是滋味,吳玠也是如此,他所在一部,但凡得勝,總不至於趕盡殺絕,就是如此,其在軍中威望竟然日益高漲,一時之間竟然得到了老種相公的提拔。

第九十四章 招攬(三)

吳玠乃是西軍之中少壯一脈,而且與劉光世,姚平仲等親貴子弟不一樣,起於微末之中的少年軍將,總是要成熟一些的。

鎮壓方臘起義之後,吳玠便隨同西軍上下再度輾轉,北上覆燕,這一場戰事,西軍上下所立之功都是極少,吳玠也不例外,但是所幸,大戰之中,徑源軍損失不算太大。

誰知道就在這關頭,這楊凌彷彿就是橫空出世一般,就這樣屢次三番立下功勞,瞬間就將局勢翻轉過來,三軍收拾士氣,第二次北伐就在眼下。

如此大功,即便是老種相公也不由得動容,這才特地遣了吳玠前來,將其爭取過來,這番大功,誰若是到了手中,朝堂之中兩派黨爭,局面說不得就會翻轉過來。

吳玠此時此刻正坐在州衙府中,一應茶水,自然有人伺候,令他感到驚奇的是,大戰之下,整個城中竟然盡然有序,除了來往巡視的宋兵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