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7部分

叫他們搬上來吧!”

陳嘉拍拍手,兩個年輕力壯的太監便抬了一個大箱子進來;滿滿一箱子都是大臣們呈上來的奏摺。

正統終於明白陳嘉為什麼要說今天的奏摺有點兒“多”了!這不是一般的多啊!

正統當皇帝這麼多年,還從來沒見過這種情況。剛才陳嘉又說沒有什麼重要的奏摺,正統就沒有多想,叫人將奏摺擺到了御書案上面,擺了厚厚的幾大摞;正統看著就有些皺眉。

他不是一個勤政的皇帝,近年來,年紀大了,精力越發不濟,就更加地不愛看摺子了。不過最近太子剛剛廢了,朝中一片動盪,這等風雨飄搖的時候,他再不想看摺子也必須得看。

隨便抽出一本,看了看,是工部一個六品主事寫來的。洋洋灑灑一大篇,說得只有一個意思:原來的太子已經廢了,咱們的頭頂上忽然少了一位主子實在是有些不習慣,請皇帝老大給我們立一個新的二主子。皇四子咱們瞧著不錯,要不您老人家就湊合著,立他當太子算了。

正六品在正統皇帝的眼裡不過是個芝麻綠豆的小官,正統並未放在眼裡。立太子的事情正統皇帝也在考慮,老大葉敏舒完蛋了,論長論貴,都應該由葉敏瑜接班,這似乎也沒有什麼好討論的。

葉敏昭雖然最近很討他喜歡,畢竟年紀太小,雖也叫他執掌了內務府,對於國家社稷畢竟沒有大的功勞,不像葉敏瑜,不但在北京保衛戰中有過出色表現,還出過兵放過馬,帶過兵打過仗,若論功勞,倒比倒臺的廢太子更適合做皇儲。

正統沒把這摺子當成一回事,就把摺子放到了一邊,拿起另一本看了起來。翻開一看,這次是戶部的一個小官,內容和上一本大同小異,也是請立葉敏瑜為太子的。

第三本、第四本……正統一本本翻下去,上百份摺子,六部九卿,督撫大員,十八衙門,幾乎把朝中的官員一網打盡了,說得全是這一回事兒,都希望馬上立趙王太子。有幾個臣子還寫得十分慷慨激昂,不但把葉敏瑜誇得天花亂墜,最後甚至說,若是趙王不能當太子,恐怕陛下的花花江山即將斷送了啊!

正統越看臉色越沉。先是生氣,繼而憤怒,最後簡直變成了恐懼。

他哆嗦著手,指著滿滿一桌子的奏摺,嘶聲道:“這幫亂臣賊子,朕還沒死呢!他們就要逼宮了!”

“皇上息怒!”陳嘉上前既撫胸又搓背的,忙活了好半天,正統才終於勉強冷靜了下來。

陳嘉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不由為暗暗為葉敏瑜點一根蠟。本來這老大被廢了,這皇太子之位怎麼都跑不掉就是他的,結果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昏了頭了,竟然串聯了數百位大臣聯名推舉他當太子。

要知道皇帝自己想給你和別人逼著皇上給你完全就是兩碼事!

現在你的太子之位還沒有到手呢,就聯合了這麼多朝臣逼著皇上讓你當太子,你這不是形同造反嗎?

但是這幾百份摺子同一時間遞上來,確實能給皇帝無與倫比的壓力,可也足夠說明葉敏瑜拉攏朝臣,結黨營私了。

陳嘉一直在正統身邊侍候,最是明白皇上此時的心思,因為太子和皇后的背叛,皇上本來就猜疑之心日重,現在見此情形,怎麼可能不生氣,怎麼可能還順利地立趙王為太子!

這事兒當然不是葉敏瑜做的,葉敏瑜沒有這麼傻。這件事的幕後策劃者正是葉邑辰。太子下臺對葉邑辰來說不是壞事,可是趙王太快當上太子,並不符合他的利益,最好是太子和趙王相互牽制,相互消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他這才一手推動了今天這件事情的發生。上百名大臣同時上書造成群情洶湧形如逼宮的假象,讓皇帝感受到自己的權位受到威脅,離間了父子之間的感情。

其實他並沒有做什麼,只是將這份奏摺的內容悄悄洩露了出去。因為人人都知道接下來接班的必然是葉敏瑜,誰都不想落於人後,誰都想在未來的新君面前賣給好,自然大家就一窩蜂地上書,推舉葉敏瑜當太子。

這,就是人性!

正統皇帝正自怒不可遏。就有內侍通傳說前內閣首輔楊培實求見。陳嘉聽了大吃一驚,正統卻是頗為歡喜。

楊培實在位的時候能感受到他對自己的制衡和威脅,那時候國家大政與其說是操控在他這個皇帝之手,倒不如說是操控在楊培實這個內閣首輔之手。只要是他想幹的事情,他總有辦法說服正統皇帝,叫他同意自己的政…策。

所以楊培實去位的時候,他心裡也是有些高興的,覺得以後自己想幹什麼都沒人能制約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