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命運。如今真的還不是他應該唏噓短嘆的時候,他更應該振作起來。
他又使勁地握了握腰間的那把寶劍。
後來,終於到了諸侯軍們殺無可殺、搶無可搶、燒無可燒的時候,項羽便開始和群雄們安心地坐下來討論瓜分天下的大事了。只是這一次他眼裡根本再沒有存個什麼楚懷王,早把這個傀儡丟一邊去了,只是遙尊他為義帝,又分給了他江南的一小份封地罷了,讓他到那裡終老去吧。天下好象是他項羽一個人就可以說了算的,起碼他以為這天下應該是他的手上寶劍說了就算的。
項羽根本就不在乎楚懷王先前與諸侯們的那些約定,於是他便把劉邦趕出了關中,而改封到閉塞的漢中讓他去做漢王,誰讓他老小子這麼得人心呢,項羽很嫉妒,也很忌憚!關中就讓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位秦軍降將三分之,章邯為雍王,封地緊靠著南面的漢中,這樣他還可以起到監視、壓制劉邦的作用。即使這樣,項羽還對他劉邦不放心,所以當張良要離開劉邦而不得不去輔佐自己的韓王成、以儘自己作為一個韓國臣子的忠道時,他就建議劉邦把通往漢中的棧道全部燒燬,以向項羽和諸侯們表示自己毫無反顧之心,定然會安心做自己的漢中王的。
這樣對於劉邦的問題大家也就暫時達成了共識,而整個天下又是這樣具體分封的:
一、以劉邦為漢王,統治巴、蜀、漢中之地(地域不小),都南鄭。
二、三分關中,以章邯為雍王,王咸陽以西,都廢丘;長史司馬欣,曾經在櫟陽做獄掾時也一度照應過項梁,所以就被封為塞王,王咸陽以東,至黃河,都櫟陽;都尉董翳,勸章邯投降有功,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
三、項羽欲自取梁地,於是就遷徙魏王豹為西魏王,王河東,都平陽。
四、瑕丘人申陽,乃是趙相張耳的近臣,不過他先拿下河南郡,並迎楚軍於黃河之上,所以就立申陽為河南王,都洛陽。
五、韓王成還是呆在自己的故都,都陽翟。
六、趙將司馬卬平定河內,數有功,乃立他為殷王,王河內,都朝歌。
七、遷徙趙王歇為代王。趙相張耳平素賢德,又一同跟隨入關,所以就立他為常山王,王趙地,治襄國。
八、當陽君英布為楚將,常做開路先鋒,有大功,就立他為九江王,都六縣。
九、番君(少數民族的首領)吳芮率百越協助諸侯,又一同跟隨入關,所以立他為衡山王,都邾縣。
十、義帝(楚懷王)的上柱國共敖將軍擊南郡,功勞不小,所以立他為臨江王,都江陵。
十一、遷徙燕王韓廣為遼東王,都無終。燕將臧荼從楚救趙,並跟從入關,故立他為燕王,都薊縣。
十二、遷徙齊王田市為膠東王,都即墨。齊將田都從楚救趙,並跟從入關,所以立他為齊王,都臨淄。另,項羽渡河救趙之時,田安攻下濟北數城,又引其兵合從項羽,所以就立他為濟北王,都博陽。前齊相國田榮數次皆有負於項梁,又不肯帶兵從楚擊秦,所以不加封賞。
十三、成安君陳餘(因為生張耳的氣)棄將印而去,未相從入關,所以也未加任何封賞;只是到了最後,項羽在別人的勸說下,念陳餘畢竟伐秦有功,才發慈悲地改封已身在南皮的陳餘擁有周邊三個縣的統治權。
十四、番君將領梅鋗功勞也不小,被封十萬戶侯。
十五、其他未被分割的大片領土自然就都是他項羽的,包括中原的梁地、自齊國以南的兩淮、江東等地,項羽自號為“西楚霸王”……
就這樣算是給了天下人尤其在場的那些諸侯們一個基本滿意的交代。很明顯,項羽是有意抬高新諸侯而貶抑舊諸侯的,他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拉攏這些易於控制的新諸侯。
不過,韓信也早看出這項羽根本是在逆天而行,因為這些貪心的諸侯們是不會有真正饜足的時候的,彼時他們一定會起來再次激烈火併的;而且,更由於項羽是憑藉著自己個人的權威、好惡而分封諸侯的,缺少一顆起碼的公心,所以那很多自以為立下了功勞但是封賞卻不相匹配,尤其是那些根本沒有得到任何封賞的諸侯們便自然會對項羽產生極大的不滿。因此不難預料,這之後的不久,整個天下還將會重新陷入一片無休無止、征戰殺伐的混亂之中。天下洶洶,還當是真正的英雄力挽狂瀾之時,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倒是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本來這關中形勝,虎踞龍盤,是個極為難得的帝王立業之地,因此很多有眼光、有頭腦的人都站出來勸說項羽,希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