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兵軍官。
因為德國海軍航空兵一直以來都被看成空軍的分支,飛行員和海航軍官主要是由空軍負責訓練培養的。這種人事安排的好處就是擁有1。8萬名一線飛行員(機長)的德國空軍隨時可以為海軍航空兵提供精英飛行員。而這些來自空軍的精英在基爾港海軍航空兵學校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後,其中的30%…40%就能上航母駕駛艦載機了。這就確保了歐共體聯合艦隊的航空母艦可以得到足夠多而且足夠優秀的艦載機飛行員,而不會如日本那樣碰到有航母沒飛行員的窘境。
可凡事皆有利有弊,在海軍航空兵和空軍幾乎融合在一起的情況下,海航的軍官就不可能精通艦隊參謀業務,而正經海軍出身的軍官,即便參加過海軍航空兵學校的組織的飛行訓練,對於航空戰的精通程度也遠遠比不上空軍出身的艦載機飛行員。
因此負責溝通海航和海軍的艦隊航空參謀就成為了一個很難做好的職位。這個職位如果由海軍出身的軍官擔任,下面艦載機飛行員會把他當成外行(實際上就是外行),而如果讓空軍系統出身的軍官擔當,又不精通海戰和艦隊業務。
於是德國的海航和海軍就一直存在磨合難題,到了空軍大佬凱塞林元帥出任大西洋戰線總指揮的時候,他就取了個和稀泥的方法,分別由海軍和海軍航空兵出身的軍官擔任艦隊的第一和第二航空參謀除了主任參謀之外,現在歐洲聯合艦隊以及下屬各分艦隊的艦隊參謀都設有副職,稱為第二參謀。
而小赫斯曼雖然年紀輕輕,也沒上過參謀學院(德國空軍的傳承畢竟不夠久,參謀學院還沒開張多久,所以大部分空軍和海航的參謀都沒上過空軍參謀學院),但是從他的履上看,還真是擔當艦隊航空參謀的最佳人選。
別看小赫斯曼年紀輕輕,但他可是親身經過兩次夏威夷群島大海戰和巴拿馬大海戰的老海航,本人還是拿過藍色馬克斯勳章的王牌飛行員,還當官噴氣式飛機飛行學校的副校長,而且還參加過基爾港海軍學校的軍官訓練班,對海軍的那一套規章制度還是非常瞭解的。
不過拿著海陸空三軍軍校的文憑,而且見多識廣的小赫斯曼,在8月20日乘坐ju52運輸機飛到佈雷斯特港上任的時候,卻在佈雷斯特港的海灣中看到了一條從來沒見過的古怪戰艦。
這是一條戰艦!
從體型和主炮口徑看肯定是戰艦!
它的標準排水量肯定在30000噸以上,主炮的口徑大約380mm,似乎應該是一艘戰鬥力非常強大的戰列艦。
可是這艘戰艦的主炮數量卻少得有點奇怪,僅僅只有2座雙聯裝的主炮炮塔,艦艏和艦艉各有一座。而在艦艏主炮炮塔後方,則是一個大的有點過分的艦橋彷彿是為了騰出地方擴建艦橋,把原本可以按照一座主炮炮塔的位置給佔了。
結果30000多噸的大艦,就只有4門380mm的大炮了,這也太浪費噸位了吧?
而且這還不是最奇怪的,最讓小赫斯曼看不懂的是這條大艦的兩側側舷甲板上各放列著一排10根以約45度角向前(艦艏方向)昂起一頭的大管子。遠遠看著有點像魚雷發射管,但肯定不是用來發射魚雷的發射魚雷用不著向上翹起發射管啊,魚雷又不是火箭炮。
“少將,這是……什麼船?”小赫斯曼指著下方海面上那艘奇形怪狀的戰艦,問和他一起從柏林飛過來的第2艦隊參謀長漢斯…卡爾。梅耶爾少將。
“這是格奈森瑙號導彈戰列艦,”梅耶爾少將說,“第201導彈艦大隊的旗艦。”
“導彈戰列艦?原來格奈森瑙號被改成導彈戰列艦了……”小赫斯曼吸了口氣,他可是駕駛過導彈的。“那些管子裡面都是導彈?”
“沒錯,都是死神2型電視遙控指導飛彈。”梅耶爾少將伸出兩根手指,“一艘導彈戰列艦有20具飛彈發射管,一次能夠發射20枚死神2型飛彈。”
改裝導彈戰列艦的設想,是1942年12月的北大西洋“冰海之戰”後提出的。
在那場戰列艦艦隊的對決中,“威廉二世”級導彈巡洋艦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從而讓德國海軍充分認識到了遙控導彈在海戰中的巨大作用。
而且,由於巴巴羅薩號戰列艦在那場海戰中被蘇聯級的406mm大炮輕易擊沉,也讓德國海軍意識到了“巴巴羅薩”級、“沙恩霍斯特”級和“敦刻爾克”級等標準排水量在30000噸上下的戰列艦的脆弱。
於是在“冰海之戰”後,包括巴巴羅薩級的二號艦施禮芬號、沙恩霍斯特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