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讓大傢伙繼續留在京城,尤其是一些代表性人物,要把他們的經驗總結起來,向天下推廣。
隨後趙桓還給他們安排參觀,瞧瞧京城風貌,看看戲曲表演。
總之要玩好,看飽,然後再高高興興,返回家鄉。
可鷹堡的少年們卻沒有這個心思了,他們只想著如何透過科舉,畢竟對他們來講,連科舉要考什麼都不清楚。
這時候還要看牛英的,他先是去找陸游,你把人帶過來的,重要管到底吧?
陸游也哭了,他剛剛得到一個任務,要去翰林院,協助修西域史,這可是一件大事,斷然沒法抽身。
不過陸游也扛不住牛英的壓迫,就給他推薦了一個人,此人原來在國子監做事,名叫辛贊,學問篤實,人品也好。
除此之外,又推薦了一個叫史浩的太學生。
這倆人不情不願,到了牛英手下。
“牛縣尉,我看你是異想天開了……科舉不是容易的事情,便是漢人學童,也要十年寒窗苦讀,還未必能透過。這些年輕人裡面,能說漢語的都不多,即便能說,還要會寫,又要文理出眾,才能透過。沒有十年之功,是斷然不行的,你這就是讓朝廷給他們放水!”
牛英翻了翻眼皮,不客氣道:“俺雖然在外面當官,可也知道,眼下的大宋科舉已經不同以往,除了原來的進士科之外,算學,律法,天文水利,全都納入其中,誰規定一定要寫文章的?”
辛贊稍微遲疑,忍不住疑惑道:“牛縣尉,他們懂這些學問?”
史浩也是頗為不信,“這些少年不過是蠻夷罷了,怎麼能學到如此高深的本事?”
牛英更加憤怒了,“你們兩位最好睜開眼睛,好好去瞧瞧,我保證你們大吃一驚的!”
牛英可是信心滿滿,他可不是無緣無故辦這些年輕人的,在修水渠的時候,已經有當初的老兵寫信給牛英,詳細說了這些年輕人的情況,牛英心裡有數。
可是辛贊和史浩卻是一點不清楚,他們見到了這群年輕人,經過了一番交流之後,兩個人都目瞪口呆。
乖乖!
真是大開眼界啊!
首先,這些年輕人的學習能力相當驚人,從鷹堡到大宋,這一路走來,加上這段時間……其中已經有相當多的學會了漢語,可以進行交流。
而在這些年輕人之中,還有一少部分,居然學會了書寫漢字,能夠閱讀書籍。
當然了,指望他們在這麼短時間內,寫出漂亮的毛筆字,那是難為他們了,但是已經能大致看懂了。
尤其是其中兩個年輕人,更是能背誦上百篇的詩詞,大蘇的詞作隨口就來。
“當真是神童,天賦異稟啊!”
辛贊忍不住感嘆,原來蠻夷也有人才……其實這也不算奇怪,鷹堡少年都是經過反覆挑選,優中選優,加上強大的生存壓力,有些過人之處,也不算奇怪。
就拿辛贊來說,他就有個孫兒,還不到五歲,就會寫詩了,那孩子叫辛棄疾!
想到了自己的孫兒,辛贊臉上越發柔和。
“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師者的福氣,能教蠻夷入華夏,更是功德一件……咱們倆可要好好出點力氣。”
史浩立刻點頭,教化蠻夷,這可是聖賢作為,半點不能馬虎。
他們很快就行動起來,先是從幾萬個年輕人當中,挑選出才學突出,有過人本事,能透過科舉的。
隨後進行了封閉訓練。
第一項工作就是練字……好在現在的科舉對字跡要求沒那麼高,不然這幫年輕人一個都別想透過。
字跡工整即可,語言要儘量平直通暢,不必在意文采,也不用典故。
他們參加的科目也放在算學,天文,律法上面……首先說算學,這是最讓辛贊和史浩驚歎的地方,有幾個少年的算學本事,讓他們都驚駭,放在大宋,都是頂尖兒的。
後來辛贊才弄清楚,原來在他們的家鄉,有一條尼羅河,每年氾濫,在河口位置,地形不斷變化,被河道切割成稀奇古怪的形狀。
不光形狀怪,而且每年都有變化……所以為了合理分配土地,他們就要研究如何計算特殊形狀的面積,合理均分土地。
這個構成了西方几何學的基礎。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少年,是被當做御用賬房培養的,他們甚至學過來自東方的九章算術……
“是咱們孤陋寡聞了,小覷天下人了。”
辛贊和史浩花了足足半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