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閔家和黎家的事雖傳的離譜,卻也不離十。我之所以不喜歡你知道這些,議論這些也是怕有人教唆你,要你學壞。閔家和黎家的事傳的這麼快,難保不是有心人故意的,這時候就怕那兩家聽了什麼風聲把咱們家捲進去。雖說我們現在不在蘇州,算是避嫌,可也不能自身不慎,你可明白?”林氏想了想,還是告誡了麗姐兒一番。
原來如此,麗姐兒心裡有些明白林氏的意圖,心裡微安。原來綠萼曾說過閔夫人近段日子打殺過兩個婆子,開始麗姐兒還以為閔家也有像紅豆那樣的丫鬟,後來才聽傳聞說是閔家的小姐和黎家的三爺透過下人私相授受,早有了私情。那兩個婆子就是互相幫著傳信的人,因為最後事發直接被閔夫人給打殺了。開始麗姐兒是不信的,覺得十二歲的小姑娘不懂得什麼,可傳言越來越離譜,以至於最後兩家的定親都不得不讓麗姐兒相信這個時代的女孩子都很早熟。雖說整個事件中都有可疑細節,可畢竟是別人家的事兒,麗姐兒也不是很明白,因此就得過且過了。再說那閔黎兩家雖然是定了親,可兩家的名聲都多少染了汙點。畢竟出了這種事情,兩家都有管教不當的嫌疑,這多少讓兩家的其他子女的婚嫁變困難了。尤其黎家還有五個少爺一個小姐沒定親,而閔家也有兩個少爺和兩個小姐沒定親。
“也不知秋闈放榜有沒有舅舅。”麗姐兒又想起了遠在京都林琅���Σ碸�質系男乃肌�
“是啊,孃親也想知道。”林氏成功地被麗姐兒轉移了目標,麗姐兒因此暗鬆了口氣。而喜哥兒,樂哥兒和歡哥兒自然也察覺出了林氏和麗姐兒的緩和,又開始饒有興趣地吃點心,看風車。
“想來舅舅必定會榜上有名的,孃親不還去雲巖寺上了頭炷香嘛。”麗姐兒勸慰道。
“希望如此吧。”林氏想著惟有弟弟考中了舉人,親事上才會順利些。
待一家人在船上用過了午膳,才到了揚州。徐福帶著平安與長安先行一步,去了兩淮鹽院,而徐老太爺和徐熹則坐著轎子帶著女眷和孩子往鹽院而去。
麗姐兒和喜哥兒,樂哥兒坐一頂轎子,外面是翠籬和碧草,綠萼步行。而林氏則帶著最小的歡哥兒坐一頂轎子,轎外是冰兒,雪兒和榴花步行。待到了鹽院時已經是下午時分,太陽都漸漸西落了。麗姐兒一路上沒有偷看揚州的街景和鹽院的大門,只隱隱約約地瞄了一眼鹽院前的石獅子,還算雅緻。
待麗姐兒摟著兩個弟弟下了轎子才發現一家人都站在一個小院裡,看樣子是鹽院中的徐熹住的地方。
“裡面都收拾好了,並不簡陋,就是小了些。”徐熹歉意地道。
“乾淨整潔就好。”徐老太爺點點頭,算是滿意。
第二百六十二章 鹽院
鹽院總的來說沒有晨園大,不過是衙門連帶著後院,前面是處置事物的地方,後院住人。因為鹽院油水多,大部分官吏都住在揚州城內精美奢華的園林中。惟有低品階的吏目拖家帶口的或是像徐熹這樣家眷都不在揚州,獨自一人上任的才住在鹽院中。因此鹽院的居住環境是很窄小的,而徐熹因著是鹽院的主官,獨佔的院子已經是最大的了。
徐老太爺自然要住正房,因此徐熹和林氏則帶著孩子們進了廂房。還好,整個院子雖小,卻五臟俱全,屋子裡的東西都是徐福帶著人親自打點的,再挑剔的主子也得點頭了。
“好好收拾收拾,然後叫石家的擺飯。”徐熹有些飢腸轆轆。
“早就讓石家的備下了,想著她手腳麻利,說不得飯已得了。你要是餓了,先吃些桂花糖年糕墊墊。總的看看祖父那邊如何了。”林氏說著親自把點心匣子拿了出來。
“你說的對。”徐熹笑著用牙箸夾糕吃。
晚膳是在徐老太爺的正房用的,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吃的還算盡興。
“孫兒本想著是要在揚州置辦一座園林的,可想著一家人都住在蘇州,來回實在不便。且園林每年的維護資費不少,又無人住,租出去怕也是無人願意。既能租得起園林的,必然是家資頗豐的,可既然出的起租金又何必多此一舉,直接置辦一座不就是了。”徐熹對著徐老太爺道。
徐老太爺的正房什麼都不缺,且整體不止古樸典雅,只不過同香茗草堂沒得比罷了。徐熹怕徐老太爺不習慣,連忙將原本要置辦園林的想法說了一遍。
“這揚州是因為鹽和鹽商才繁榮的,此地的百姓左不過都是靠著鹽商吃飯的,這些我都知道。在這裡園林沒什麼進項只是搭錢,不買也沒什麼。有沒有園林住我老頭子不在乎,這裡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