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仍然大熱的專輯,雖然銷量微降,但仍以30093張的驚人銷量,繼續留在單週三萬張的熱銷中,穩居銷量排行榜第二名。
一時間。“暖心小王子”紅到近乎沒有對手。
而在本週,上市第四周的劉明亮,銷量繼續穩步下滑,以21410張的東觀書店銷量,排名第三。與此同時,已經是上市第十週的《女人花》和《巫的眼淚》的銷量,雖然也是穩步下滑,但新一週上市的新專輯中,卻缺乏真正有挑戰力的歌手和作品,所以。她們也是分別以20314張和19356張的成績,分居第四和第五名。
暑期的唱片市場大戰。如火如荼,但略微叫人吃驚的是,雖然新人鄭國風的突然崛起,似乎是加劇了這種競爭的激烈性,但是他的出現,和熱銷,卻並未就此對其他歌手形成那種絕對壓迫式的空間擠壓,何潤卿的大賣,廖遼和周嫫漂亮的銷量下滑曲線,都說明了,以鄭國風這種現象級的表現,再加上一個強勢的何潤卿,卻仍未能形成對市場真正的制霸——劉明亮雖然姿勢不及當年,但在諸多強手的圍剿下,畢竟還是穩住了自己的基本盤,連續四周下來,光是在東觀書店就拿到了近九萬張的銷量,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回想當年,不需太久,就在幾年之前,當年的《廖遼》的突然崛起,《濤聲依舊》的所向披靡,都是直接導致了當時同期上市的很多專輯的撲街的。
所以只能說,如今的國內唱片市場,仍在整體的快速增容之中!
而與唱片市場的如火如荼相比,自去年元旦前後開始,國內的電影市場,卻似乎是開始進入了一波消退狂潮,本該大熱不已的暑期檔,開始遭遇國內電影市場初步放開以來的第二次寒冬——很多國產片的票房都是大幅度低於預期,即便是大咖雲集的作品,即便是國人始終大愛的武俠片,也依然如此,而最近這些年在國內市場中地位越來越穩固的好萊塢大片,也沒能躲過這一波市場的倒退,票房無一例外的大幅度低於預期。
於是,這個夏天很熱鬧。
有的人炮轟院線在排片上更傾向於把好的時間、好的場次和好的影廳排給好萊塢電影,而只是把垃圾時間、破影廳排給國產片,是屬於不愛國。
有的人開始思辨國內電影市場的這一波倒退,認為此前幾年的發展,都是虛假的繁榮,是建立在國內對文藝作品免稅基礎上的熱錢湧入導致的,甚至有人隱晦地表示,有不少人在借電影市場洗錢。而事實上國內的經濟發展,還沒到可以真正支撐一個每年高達80億票房的市場的程度,老百姓的口袋裡,還沒有那麼多錢來消費電影票。
並且據此,不少相關專家對未來幾年國內的電影票房市場看衰,認為這一波的市場倒退並不會很快停止,將會持續至少五到八年,他們認為大概要到2005年前後,國內的票房市場,才有可能會再次回到每年80億票房的量級。
也有的人,開始怒批近些年電影行業的粗製濫造現象,且認為電影市場的票房下滑,並不是觀眾看不起電影、買不起電影票了,而在於電影整體質量的下滑,但電影質量的下滑,罪責卻並不能簡單地歸咎為是電影人的水準和實力下降了。
相反,這些年電影人一直在努力的探索,一直都在進步,只是隨著票房市場的大漲,明星片酬增長極快,再加上民眾的追星熱潮推波助瀾,使得製片商只看明星、不看劇本,極大地壓制了電影主創人員在電影製作上的發言權。
拍攝過程中,甚至是在劇本階段,某些明星大牌的話語權甚至會凌駕於導演和編劇之上,而影片拍攝完畢,投資商對剪輯的發言權,也要大於導演。
——總之,電影人對自己的電影做不了主。導致電影越來越難看。導致觀眾不買賬了。但不怪電影人,怪明星,怪投資商!
某位導演在接受採訪時,甚至憤怒地說:“現在的國內,都是一幫不懂電影的人在指導我們拍電影,我們就完全不會拍了!”
風風火火,罵戰迭起。
電影市場的大衰退,已經註定會成為整個暑期。甚至是接下來半年的娛樂圈頭號話題了。
由此,有家媒體直接打出字跡血紅的頭版頭條評論——國民娛樂之怪現狀。
而且這篇文章居然還是連載的,一天一大篇,一天批一個圈子!
電影圈的混亂無序、粗製濫造,一切向市場、向經濟利益看齊,明星經濟的泡沫化傾向嚴重,演員們只認片酬不看本子,熱衷走穴撈錢不願意琢磨演技,投資商的急功近利、外行指導內行,國內諸多著名導演在市場大潮的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