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般說辭,可是見不著面你怎麼說?費禕唉聲嘆氣,卻又無可奈何。看到面色煞白的孫邵時,他還有些羨慕孫邵,至少孫邵現在知道孫紹的意思了,而他對關羽在想什麼卻一無所知。
思前想後,費禕知道這個任務自己是無法完成了,只得派出使者,請劉備另派高人趕到宛城談判。
天子在諮詢了幾個親信之後,最終還是向現實低頭,同意了楊彪的建議,下詔封關羽為荊王,以南郡為封國,都江陵;封孫紹為越王,以會稽為封國,改稱越國,都山陰。
詔書一下,全城皆驚,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關羽和孫紹兩個當事人的身上,孫邵和費褘更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們知道這雖然是曹丕的詭計,但真正促成此事的卻是楊彪,楊彪這是給出一個訊號,孫權和劉備再不來,天子可沒什麼耐心了。孫紹去江東,關羽佔荊州,沒你們的份了。
就在費禕手足無措的時候,傳來了一個好訊息。關羽拒絕了天子的封賞,伏階泣血上書,請求天子封劉備為王。他的理由很充分,高祖皇帝有白馬之盟,異姓不得封王,有違反者,天下共擊之。劉備是漢室宗親,封他為王不違背白馬之盟,他勤王是奉了劉備的將令,有功也是劉備的功勞。
關羽對劉備的忠心,日月可鑑
費禕長嘆一口氣,整個人差點癱在地上。如果關羽接受了王位,那劉備可就真的死無葬身之地了。看著費禕如釋重負,孫邵卻不敢放鬆,他思前想後,沒辦法,還是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他派人去打聽了一下,結果訊息很震驚,孫紹接受了天子詔書,上殿謝恩去了。
孫紹稱王了。
孫邵如遭雷擊,雙眼都不聚焦了,整個人傻乎乎的坐在那裡,呆若木雞。侍從們嚇傻了,又拍又喊,好一陣子才把他叫醒過來。孫邵一回過神來,就淚流滿面。孫紹稱王了,他向天下人表明,他和孫權勢不兩立,江東殆矣
他再次急書,把這個重大的訊息報給孫權。
剛換上門匾的臨時越王府,孫紹慢條斯理的喝著茶,周循、越海等人圍坐在他的面前,神色各異。周循、越海、孫桓陰著臉,他們對孫紹接受天子的詔書稱王十分不滿。和孫權再有意見,那都是家事,所謂家醜不可外揚,這個時候稱王對江東的傷害很大。你真以為脫離了孫權你還能有多大能量?天子也好,曹丕也好,都不過是想分裂江東和益州的力量而已,關羽都能認清這一點,你卻擋不住誘惑?
崔謙等人卻無所謂,甚至還有些興奮,孫紹稱王對他們來說是個好機會,以後再加官進爵什麼的就不需要透過孫權了。孫紹和孫權翻了臉,以後就會更加倚重他們這些海盜出身的人,受到重用是意料之中的。
陳海和丁奉等人比較尷尬,反對也不是,支援也不是,只好一聲不吭。
孫紹一句話也不反駁,只是安靜的看著他們,直到每個人都不說話了,這才用青瓷杯蓋輕輕的碰著茶杯,掃了眾人一眼,淡淡的說道:“都說完了?”
“說完了。”孫桓怒氣衝衝的拱拱手:“可是你都謝過恩了,我們說也沒用。”
孫紹笑了起來,還是不做任何解釋,他的目光慢慢在每個人的臉上掃過去,最後又收回到的手中的茶杯上,語氣從容而平靜:“這件事,我不想對你們做任何解釋,而且,叔武說得對,這已經是事實了,解釋也沒有意義。我做事,不喜歡勉強人。你們有的跟了我三四年,有的只有幾個月,現在我要立國了,如果有不能接受的,我們好聚好散,以後萬一在戰場上見面,大家不需要有什麼顧忌,各為其主,放開手腳一搏就是。”
眾人面面相覷,孫桓勃然變色,孫紹這是在趕人了,而且物件很明顯,主要針對他和周循,因為他們原本就是孫權派來監視他的。
孫紹站起身,懶洋洋的拍拍袖子,又看了一眼眾人:“如果哪位對我還有點信心,願意留下來助我一臂之力的,我也是歡迎之至。要是哪位現在信心不足,想要先跳出圈外看看情況再說,我也不反對。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這也是人之常情。我孫紹雖然不是什麼聖人,這一點度量還是有的。”說完,他揹著手,輕鬆自在的進內室去了。
崔謙不假思索,起身跟了上去,在走廊裡趕上了孫紹,躬身一拜:“崔謙誓死追隨大王。”
孫紹嘴一歪,看著崔謙笑了:“建中,你不再考慮考慮?”
崔謙一笑:“臣在西卷城下就做好了決定,無須再考慮了。”
“很好。”孫紹點點頭,親熱的伸手拍拍崔謙的肩膀:“在這裡厭了吧?想不想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