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靖玩笑道:“大將軍調我去軍衙,被我辭了,大將軍公報私仇,將我發配到南州受苦。”》≠》≠,
孫堅還不知調職一事,問道:“調到軍衙?擔任什麼職務?”
張靖笑道:“調到賊曹擔任司吏,這不單純是調職問題,是大將軍想尋人代他受過,我不願摻合京中之事,就是降我的職我也不去。”
孫堅眉頭一皺,道:“代郭奉孝受過?以他的心計,何人能算計到他身上?”
張靖笑道:“大將軍不願摻合的事,我也不願摻合,所以我辭了大將軍的軍令,自請到邊州任職。京中過於複雜,我這般直爽的性子,被人賣了還得幫人數錢,儲君未定以前,我是不會回京城的。”
孫堅打量張靖一會,忽然問了一句,道:“以你的看法,大皇子與三皇子誰能勝出?”
張靖摸了摸鼻子,心中十分別扭,立儲之事十分敏感,都是他的血緣至親,讓他如何答覆?孫堅倚老賣老,可以口無遮攔,自己卻不能信口雌黃,但若只語不談又不禮貌。張靖略想一下,道:“若是討論大哥與三哥的學業、膽識、為人處事等方面,我們兄弟們常在一起,我比別人瞭解得多些。但許多事情並非個人能力能夠決定,天時地利人和都佔很大比例,何況當局者迷,我處在這個局中,連自己定位都迷糊,又怎能預料他人之事?”
張靖說了一堆,其實一句有用的話也沒有,孫堅內心不由重視起來,暗想張靖年紀輕輕,卻是湯水不漏,程普書信所述恐怕並非虛言。孫堅又轉個話題,道:“陛下為何不盡早立儲?”
第二卷奪嫡篇VIP卷第175章殿下目前有婚約?
張靖看孫堅神色很認真,並非冒失之語,摸了摸鼻子,苦笑道:“父皇春秋正隆,我們兄弟年紀也不大,立儲並非著急之事。】八】八】讀】書,。2√3。¢o想是父皇擔心立儲不得好的人選,到時更換儲君擾亂天下,父皇英明神武,不早立儲怕是還有別的目的,不過我的學識經驗皆淺薄,理解不透父皇的心思。”
張靖所言皆是老生常談,說出來的話都是市井流傳之言,孫堅聽了半天,一點新東西也沒有,心中更覺張靖非同一般,接著問道:“陛下屬意那位皇子多些?”
孫堅接連發問的這三個問題,都是身為臣子犯忌諱的話,孫堅對此心知肚明,他這樣做並非想從張靖這裡得到答案,而是藉此試探一下張靖的心思。
張靖摸了摸鼻子,答道:“父皇文治武功,歷朝歷代君王莫能與他相比,儲君乃國之根本,陛下屬意何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不具備治國才幹者沒有資格成為儲君。”
張靖接連回答三個敏感問題,真是湯水不漏,廢話講了一堆,真實態度一點不露,又讓人挑不出什麼不是,孫堅心中更覺詫異,對程普所言張靖之能信了八分。
若是別的武將,真若明悉張靖之能,或能懾於張靖之威,來個納首就拜。但孫堅不同常人,資歷老不說,家勢龐大,地位很高,外孫又是七皇子,怎能隨意依附別人?張靖在孫堅面前若是漏底太多,實是利弊難料。
張靖上次暴露謀略之才,並未設法彌補,而是任由這個訊息傳播,目的是漲黃巾系之勢。黃巾武強文弱,威脅力極小,在眾人心中已經形成常識,要想提高黃巾系的地位和份量,一位有份量的謀主出現十分關鍵,以黃巾少主兼領謀主,也能增強黃巾系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張靖敢於逐步暴露自己的實力,並非想介入奪儲一事,而是想在與各系談判時增加自方籌碼。在孫堅面前,張靖表面輕鬆愉快,說話似是張口就來,其實不然,張靖方才所言經過大腦過濾,故意想加重在孫堅心中的份量,為接下來與孫家討價還價增加籌碼。
孫堅問了三個別人不敢問的問題,除了倚老賣老,還想稱量一下張靖的份量,三個問題問完,孫堅臉色凝重,看向張靖的目光也多了絲敬畏。張靖回答問題並未談論實質問題,但在老謀深算的孫堅看來,張靖有度,該說的不該說的,誰是外人誰是自己人,對待何種人用什麼樣的態度,說什麼樣的話,做的很到位,展現出了個人的不凡能力。這就旁證了程普所言屬實,張靖少年老成,有勇有謀,有資格成為一家謀主。背後有強大的黃巾系,自身又有謀主之才,張靖便有了與孫堅平等談判的資格,黃巾系與孫家若真結為同盟,不是從屬位置,而是真正的平等合作。
昔年的長安西涼系,自從多了李儒這個謀主,地位驟然提升,令諸系不得不刮目相看。現在的黃巾系也是這樣,在張靖展露出謀略天分以後,黃巾系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