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下作之事,所以他根本不知道他一下鳴金之聲,便給全軍--特別是兩翼軍心並不牢固的蒙古兵和漢兵造成了無盡的心理恐慌,便是原本疑神疑鬼的八旗主力,也在此時徹底丟掉了自信心。
當然那不是說梁濤料事如神,他事先知道皇太極要撤兵,他不過是想鼓舞些許士氣好振奮軍心,以期做那最後一搏,好多拿下些建奴的性命而已。但是沒想到,誰都沒想到,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卻造成了戰爭的巨大差異。
原本八旗兵便是撤退也是秩序井然之師,然而此刻,竟然在後金君臣的目瞪口呆之下演變成了一場大潰敗。先是後金左翼,濟爾哈朗的大軍本便敗勢已現,如今掉頭便跑,連帶著德勝門邊上的一些建奴兵也不明就裡的跟著跑。其後,玉泉山和石景山上的曹文昭三人在聞令全軍出擊之後,原本還有些猶豫,然而一聞建奴鳴金,當即毫不猶豫三支昔日的關寧鐵騎舊部從山間開出,原本在他們面前便是屬於戰力極弱的蒙古騎兵,心裡頭自認為確信了己方確實敗了,當即便崩潰,向後四處逃命。
皇太極一招不勝,滿盤皆輸,兵敗的頹勢一下燃燒了起來。
“殺奴!”
“殺奴!”
士氣在此刻,上升到了最高點。明軍瘋了一般全部衝出了壕溝,便是許多自持勇武的明人百姓,也在此刻拾起了地上的刀劍,衝了上去和建奴搏命。
皇太極的臉色,此時已然鐵青。沒想到,真是沒想到,竟然--竟然亂了!
兩軍交戰,亂即為敗!
不至於啊,左右兩翼必然是中了明軍的埋伏,這人--好生有心計,竟還在各處掩藏精銳。他寧願自己衝上前去不要命的和我大金打,也不可提前暴露伏兵,直至現在。皇太極如是想到,此人,遼東梁--為我大金悍敵啊!
天色漸暗,雖然明軍表面上擊退了建奴,然而畢竟是奮戰了一日,體力依然嚴重透支,當皇太極擺出最後的精銳殿後攔截的時候,梁濤當即亦是下令收兵休整。
後金經此一戰損失慘重,丟下了兩萬具屍體,其中以漢兵和蒙古人居多,之後不得不連退十餘里退到沙河店駐紮休整。明軍總體傷亡比之後金更甚,左翼戰死了萬人,右翼死人少些,大概有六七千的樣子,中軍秦良玉部陣亡四千,梁濤麾下大同、宣府、遼東三路騎兵陣亡近六千,其餘各路兵士人人帶傷。
當然,有不少明軍士卒在戰爭之中當了逃兵,這部分也被算入了陣亡人數之中,總體上明軍傷亡十分之重。
北京城裡,喜氣洋洋。
不管明軍如何傷亡慘重,對於京裡面的人來講,一個‘勝’字,便是他們的全部。
奉天殿,雖是晚上,卻是燈火朱明,滿朝文武齊聚一堂,晚間大朝。
“宣--薊遼督師、都督各路京外兵馬梁濤覲見!”曹化淳已經很久沒有細著嗓子如此宣朝了,他如今身份尊貴,亦算得上是朝廷大員,原本如此宣朝之瑣事是無論如何也不該他來的,但是也只有他這個太監之中身份最為尊貴者才能給被宣者以最大榮耀了。
梁濤緩步而來,他身上有傷,不宜快步運動,否則牽動傷口肌肉,疼痛不已。原本廝殺只是不覺得,等歇下身來,始才覺得疼痛。
朱登輝在旁相扶,張小虎此時受了重傷,比之梁濤傷勢尤甚,梁濤快要踏入奉天大殿之時,他一甩臂膀,擺脫了朱登輝的扶持。朱登輝一躬身,也不多言,徑自離去。
梁濤緩步入殿,一步步,踏入這座象徵著中原王朝政治中心的。
他的步子很慢,然而滿朝文武卻無人敢催促。他一入殿,身後便有幾個小太監相隨,隨時準備相扶,這亦是崇禎的安排,由此可見,梁濤此是在崇禎的心中--地位日益隆重。
崇禎緩緩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他在眾朝臣一臉訝然的臉色之中,緩步走下了鑾殿。
“臣,薊遼督師梁濤,參見吾皇聖上。臣因深受重傷,難免禮數不周,請”
崇禎一把扶住作勢要下拜的梁濤,“愛卿免禮,”隨即,他朝梁濤身後的兩個小宦官喝道:“速速賜坐。”
“聖上,秦良玉都督奮戰一日,且傷且疲,是以未能列席”
崇禎一擺手,和顏悅色道:“此些朕都知道,都知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 虎狼撤(二)
慶功宴的晚上已然過去,自那之後,兩軍均在舔舐各自的傷口。
然而後金兵彷彿在此一戰之中受到了巨大的創傷,其大軍連夜又繼續後撤,一直撤到了京北的羊口所,梁濤所督率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