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間竟落得如此地步蔡瑁心知,這全乃那諸葛亮謀策所使,雖然諸葛亮出山不久,與蔡瑁不過只有數戰但若說蔡瑁一生最為恐懼之人,必定是這諸葛亮此番,他可謂敗得徹底,若非得以勇將死士多番相救,他早已命喪九泉
蔡瑁痛苦無比地嘆了一聲,緩緩而道
“諸公善言,非我不從,但以先君之業,一旦棄與江東孫氏,恐貽笑於天下耳”
荊象聽言,冷然一笑,目光赫赫,望向蔡瑁
“將軍自料比那大耳賊何如?”
蔡瑁牙齒一咬,死死逼出三字
“不如也”
荊象疾言厲sè,遂而再道
“大耳賊兵強將勇,諸葛亮足智多謀先敗曹子孝五萬大軍,時ri又連番謀策,火攻水計,摧將軍八萬兵馬於野,時今其得之襄陽其勢崛起,不可抵擋若武陵當真如我所言,已被其取,將軍豈有回天之力投誠江東孫氏之謀,乃長策也將軍不可遲疑,致生後悔”
“是也還望將軍莫再猶豫否則一旦大耳賊大勢建成,天下之大,能與之相併者,亦唯有曹、文、孫三者”
鄧義附和而道蔡瑁極為痛苦地再嘆了一口氣道
“諸公見教極是我已知如何抉擇”
蔡瑁說畢,便傳令兵士,立即趕往南郡而去蔡瑁雖是不甘將將荊襄九郡,獻與江東孫氏但比起他與劉備的滔天仇恨,他縱有再多的不甘,亦願為之
蔡瑁一眾殘兵敗將火往南郡而前,蔡瑁一邊死咬著皓齒,雙目發黑透著無盡怒恨,在心中嘶聲大吼道
“大耳賊、諸葛孔明你等將我逼得如此落魄,若不親手誅殺你等二人我蔡德珪誓不為人”
蔡瑁大勢已失,如同一頭喪家之犬,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