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和她身後的陳家,定會怨恨於朕,那麼這麼多年來,朕攏絡陳家,讓其為帝國效力的舉動就全白費了。”皇帝分析道,“惠妃是朕壓制後宮的一顆棋,缺失不得。”
“六公主,她只是賢妃的養女,生母僅為正四品的順儀,身份有些低了。”辛寅遲疑了下,才接續開口,“且白順儀和賢妃二人博弈,對於公主的教導都有疏忽,六公主的性子不是能容人和會處事的。”
“不錯,小六任性妄為,不顧大局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赫都那,有靜寧那樣子的女子在前,朕敢肯定他不會在想要一個潑辣不講道理的女子為妻。”皇帝想到六皇女的模樣,有些頭疼。
“七公主,初了年齡有些小,其餘各方面表現均算優秀。她擅長騎射,又有一手出色的繡工,性格沉穩冷靜,有胸襟和容人的雅量。甚至比起她母妃淑妃娘娘來,她更適應內宮的爭鬥和傾軋,她跟著淑妃學得一身自保的本事。所以怎麼看,您都必定會選她。”辛寅算是明白了,皇帝是鐵了心,送七公主去昆桑和親。自己多說無益,還不和趁此機會,多為那小公主爭取利益。
“朕就說,辛寅你是明白朕的。”皇帝騰出手裡拿著的摺子,從腰間接下一個豆綠色的荷包,從總取出一琉璃的小兔子,“這個給小七,朕相信涵兒不會讓朕失望的。”
“皇上真的不打算親自知會淑妃娘娘?”辛寅想到淑妃和皇帝這段時間的關係,可以用降到冰點來形容,不由得勸說,“容臣提醒下您,佳主子一向性子剛強,您如果不想日後後悔,今次還是自己去告知為好。”
“也罷,她總歸是要怨恨朕的,多一次少一次又有何妨?”皇帝撫摸著腰間的荷包,下了決心,
“淑妃那,還是朕先去。真的需要你幫忙,再傳你進宮。”
“皇上,臣想起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辛寅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但說無妨。”皇帝瞪了辛寅一眼,“少賣關子。”
“赫都這次戰敗,昆桑草原不得不臣服,您把七公主嫁過去,想的就是下一任草原上的王者必須留著慕家的血。”辛寅以大公主為例,繼續說明,“大公主初到昆桑就沒站穩腳跟,加上無子,日子並不好過,赫都就是看清了這一點,才會不停的挑唆大公主跟朝廷做對,更加的怨恨您。也使得赫都在最後關頭靠著大公主對大梁的恨,逃得一命。”
“不錯,赫都是個聰明的男人,也是個夠狠心的主兒。”
“七公主只有十四歲,就算她在厲害,遠離大梁,一樣沒有依靠。所以,只有提高公主的身份,才能更好幫助她在昆桑立足。”辛寅一步步的說出自己的打算,“這次昆桑戰敗,赫都為了為他的部族贏得再次喘息的機會,一定會最大限度的滿足咱們所提出的條件。”
“你的意思是?為小七謀取有利的條件?”皇帝問道,“繼續說下去。”
“根據臣收到的線報,赫都現有子嗣五人,但都身份低微,不是大閼氏所出。而赫都的大閼氏當年難產而亡後,赫都再未立過大閼氏。”辛寅一咬牙,“臣懇請陛下為七公主討得大閼氏的名分,好方便公主在草原上生存。”
“你倒是敢開口,不過朕也真有此意。”皇帝指著辛寅笑道,“朕的公主值得最好的。大閼氏算什麼,草原上下一任王者的母后,才是靜涵最終的歸宿。”
“皇上聖明。”辛寅低下頭去,再一次為這個男人的舉動所折服。
“朕的聖明能不能成就,還得看卿的本事了。驛站中的使者,想必辛寅你一定願意接待。跟他們商談公主大婚事宜,草原迎娶大閼氏事宜,就一併交給你了。”
“微臣遵旨。”辛寅領命,準備離開養心殿。
“等下,驛站那邊先不急,等朕知會淑妃後再通知你。”皇帝想到淑妃那張冷若寒霜的臉,有些後悔剛才被辛寅激的答應親自去跟淑妃攤牌。
“小七在校場騎馬,有空你先去探探小七的口風,讓她有個心裡準備。”皇帝轉而想到七公主,如果女兒自己願意了,淑妃就沒辦法給自己臉色看了。
“微臣明白。公主那,臣自會勸服,請皇上放心。您就大膽的去瑤華宮吧,臣等著您的好訊息。”
☆、第17章 當年誰許初闌誓
皇宮內苑,跑馬場。
“果然七公主在這,你父皇這麼說的時候,臣還不信。”
“籲!”靜涵勒住韁繩,“你是何人?”
“小公主這麼快就忘記了微臣,微臣好是心痛。”
七公主靜涵皺眉,打量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