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能防鹽。”
李元芳轉頭對幾位玉米監的吏員道,“剛剛監正的話都記住了沒?馬上拿筆記下來,詳細的都記下來,一字不許漏了。”
李逍笑笑,“不用記,這些我都有寫在玉米經書裡面,裡面內容更詳細,回頭我拿給大家抄寫,好好研究。”
今天李逍來沙苑,就是要來試驗這塊地的。
朝廷在沙苑為玉米監劃了一千畝地做實驗田,但現在種子有限,所以李逍只打算先種一分試驗田。
按其它地的種法,一分田只種315株玉米,以試驗玉米到底能不能在沙苑這樣的沙地成活,而李逍還加大了難度,要在鹽鹼地上種植。
“挑一塊輕鹽地,量出一分田來種玉米,剩下的那九百多畝,現在就要開始平整田地,挖好灌溉水渠溝道,還要開始洗地、深耕。今年秋,我們就要在這種上更多的玉米。”
“三郎,若是這一分地夏天真能收穫,哪怕一畝只收個五斗,那也不得了啊。鹽鹼地裡種玉米,這以後關中得增收多少糧食啊。一畝只要三斤種子,就算收穫五斗玉米,也十分划算啊。”
關中缺地,關中做為帝都所在,僅有一小片關中平原,人多地少,朝廷每年都要從關東費力輸送大量糧食入關,每一粒關東糧食運過來,都耗費極大。一石糧食從東南轉運到長安,這一路上所耗費的其實已經是三四石之多。
關中少雨多旱,水坡地、鹽鹼地極多,若是李逍的玉米真的連鹽鹼地都能種植收穫,那真的不知道有多了不起了。
“相信我,今天我們在這種下玉米,一百天之後,就能看到收穫了。而且,肯定不止畝產半石的。”
要知道,後世那些用科學方法改造好的鹽鹼地,玉米畝產能達到六百多公斤。哪怕就算現在沒那個技術,但輕鹽地裡種玉米,畝產個百來斤總不是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