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巖是他的本名,溫應該是他大兒子的名字。
兩位醫生見面自然離不開醫學上的話題,傳統華醫望、聞、問、切,傣醫則是望、問、摸三診,大家各有各自的心得體會,周昊勝在有周氏正統醫學傳承以及作為修者對人體五行陰陽二氣經脈氣血執行有著更清晰的認知,老醫生則有著從醫一生積累下來的豐富醫案,兩人聊起來居然非常投機。
只是說著說著,周昊突然問,“傣藥裡面的烘雅(燻藥)對面板病、關節炎、痛風舒緩疲勞這麼多好處,藥浴方子也能幫助人活血通脈、祛除風寒風熱,對各種面板病也有很好的療效。為何不大力推廣?您手裡的方子應該有很大的市場啊?”
“沒錢!也有人想投資,但他們太貪心了,給幾十萬、百萬就想把藥方拿走,想都別想。”波巖溫很直接,毫不掩飾自己的問題。
周昊瞭解的點了點頭,沒有錢確實是一個現實問題。
一種新藥上市,僅僅臨床驗證階段就需要成百上千萬的實驗經費,一般的個人還真的無法承擔這個費用,更不用說後期的建廠生產、推廣費用絕對可以讓一家小有規模的公司耗掉最後一點資金。
至於貪心,周昊覺得就憑波巖溫描述的療效來看,他手中的每一個方子都會有十幾個億市場,十幾萬百萬就像買斷藥方的所有權,確實有些貪心了,也難怪波巖溫不幹。
只是,難道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方子藏在民間嗎?
兩人聊的開心,周昊閒來無事,索性跟著巖醫生走了一天。
巖醫生對大埔村每一戶人家的身體情況都瞭如指掌,和每一家相處的都如同一家人一般,這一點讓周昊覺得自己無法做到。而波巖溫正因為對每一家的身體情況都太瞭解了,當他再三確認以往那些老病號居然一日之間便被周昊全部醫治好後,他的內心也興起了巨大的波瀾。
周昊行醫一天,大埔村村民感受到自己的身體變化後自是開心,只是覺得這個醫生實在是太神了。但這個情況放在一個醫生眼裡,可是真的“神”了。因為這些患者的身體變化,已經超出了醫者的能力範圍,特別是波巖溫瞭解到周昊昨天僅僅使用了針術後,便已經徹底的無語了。
因為返程時間的問題,波巖溫午飯後不久便返程了,而周昊卻回到書房找到了吳子墨和蔡斌。
“情況就是這樣,我覺得華醫線上可以在這方面拓展一下業務。”周昊難得進行了一次長篇大論,說完後便等著兩人的回覆。
華醫線上在醫生客戶端中有收集、共享、辯證藥方的功能,這個模組推出後得到了廣大華醫的支援,大家紛紛上傳自己的一些心得、常用的一些方子。一旦錄用後,華醫線上還會付一些報酬給配方貢獻者。周昊原以為已經做的很好了,但今天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疏忽。
很多祖傳的配方或者療法還都在每個老華醫手中秘而不宣,為何?
別人家的立家之本怎麼可能輕易放到網上和人共享!
可週昊想到的是,會不會有更多醫生想著將自家的配方推向市場但苦於資金有限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呢?
比如波巖溫,他手裡的方子,只要有資金很容易獲得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算醫院不使用這種燻蒸或者藥浴的方法,但那些足療店、spa洗浴呢,或者波巖溫自己創一個傣醫保健連鎖品牌,總比棒子國的汗蒸來的更實際吧……
所以,周昊找到吳子墨和蔡斌,就算想讓華醫線上開設一個版塊:華藥風投。
兄弟公司有資金、有生產線、有管理團隊,甚至還有一個專門從事風險投資的團隊,這些正好是那些老華醫世家缺少的東西,為何不能在這個方面拓展一下業務呢?
至於風投融資的條件,周昊的想法是不必刻意追求控股權。對目前的兄弟公司而言,多幾個點和少幾個點的利潤僅僅是數字上的變化而已,兄弟公司要的是聚沙成海,把那些秘方、配方的潛力徹底挖掘出來,為兄弟公司,為華醫線上打造出一個忠實的盟友軍團,利益均沾、相互扶持。
吳子墨和蔡斌久久不語,他們也怎麼也想不到,周昊突然扔過來這麼一個想法。
帝國!
華醫藥帝國!
這是他們對周昊這個想法的唯一評價,之所以不說話是因為他們震驚於周昊的野心,這是要把華醫的精粹部分一網打盡的架勢啊。
尤其是吳子墨,作為巫修他可知道兄弟公司最強悍的地方在於周昊的巫陣,同一個配方的藥品,兄弟公司出品的藥效就是要比別的工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