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對反攻計劃,也有絕大的助力。
軍方代表不知道凌坷先前作為,但他們都明白,一旦原住民選擇加入,就等於跟聯邦命運綁在一起,在這種危難時刻,能做出這種承諾難能可貴,從曾繁的語氣中能聽出,大概他們私下中已經做過調查,只要凌坷進入領導層,原住民的迴歸,乎就是十之八、九的事情。
會場裡發出一陣掌聲,軍方和研究院這邊代表紛紛起身,為他們鼓掌。
艾芸院士隨後發言,當場承諾如果原住民加入後,研究院方面會在原住民當中,選拔有天分的年輕人,進入研究院學習,並對他們放開聯邦所有的科技資料。
第一天的會議結束後,因為要等待原住民方面的民調結果,會議被推遲數天,曾繁他們所做的調查,不是全體原住民的範圍,為了節省時間,他們把調查物件縮減到十分之一左右,這樣經過數天不眠不休的工作,原住民方面以高達九成九的選票,同意全體加入聯邦,原住民的名稱不再使用,代之稱為新聯邦人,這稱呼也包括了蓋德爾星的那批人,從此不再區分,統稱為新聯邦公民。
星球政府把10月15日定為本星的第一個法定節日,以此紀念原住民迴歸聯邦,艾略特行星自轉週期比較短,每月分配三十天,全年只有十個月左右,聯合政府在15日給全體公民放假一天。
這次凌坷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只召集了本次隨他出航的十四名戰士,在辦公室小飲一番,好在艾略特現在已經實行代用劵貨幣,不用凌坷再去貪墨公共財產,他雖沒有政府公職,卻有個研究院特別顧問的職務,每月都能領到兩千多點劵,現在本星物價極其低廉,這兩千多點劵就是連續請客一個月,都足夠支付。
16日,聯席會議繼續召開,這天的主題是本星的工業現狀和發展路徑,聯合政府總理郝佳首先發言,詳細介紹樂園城地下工業區的現狀,總體上看,樂園工業區在民用物資生產上,有比較雄厚的基礎,畢竟這裡原先就要供應數千萬人的生活所需,但講到工業部分,尤其是軍方最關心的軍需生產方面,艾略特的現狀就不容樂觀,戰艦生產線只有一條,開組馬力也不過是半個月一艘驅逐艦,更高階別的巡洋戰艦,戰列艦都無法生產,運載軍隊所需的貨運飛船,這條生產線也能生產,不過產量降低到每月一艘,艾略特現有十艘中小型貨船,都是耗費數十年年時間,一點點把零部件製造出來,運到巨岩基地組裝完成的,對於這種生產速度,軍方當然大失所望。
樂園工業區當前工業生產力的七成,都用到兩座新城建設方面,為新城市生產配套裝備和預製件,除非減慢新城建設速度,否則只有三成的生產力,能夠用到軍事用途,現在每天都有數萬人從巨岩基地降落地面,聯合政府把研究院東側,當做聯邦軍的臨時駐地,郝佳的意思很明顯,無論是原住民方面的湖畔新城,還是蓋德爾這邊的溫泉城,都是本地居民急需的設施,一個完整的家,才能讓人產生歸屬感,就算反攻行動緊迫,也不能影響這兩處的進度。
艾芸這方面其實對工業力分配要求不多,當戰場上的主力轉為械體戰鬥時,聯邦陸軍充當的是後勤供應的角色,這裡面需要的不是戰艦,而是帶有氧氣供應的載人甲,還有就是在無大氣星球殖民的穹頂建築材料。
工業區有七條甲生產線,而且它們不佔用新城建設的資源,只要原料供應充足,每個月就能裝備一個集團軍,當然,這些甲都是最簡配置,沒有配套武器和附加功能,但是用在械體增殖的行星上,已經足夠使用,所以研究院方面,這三成的工業力,應該用在生產星門元件上,以最小口徑的星門為目標,陸軍中有很多資深的工程技術人員,這樣順利的情況下,半年之後,就能正式反攻異族領地。
從第二次的聯席會議,就能看出三方的立場差異,陸軍方面希望本星的發展,以軍事裝備為首要任務,其次兼顧本星發展,而聯合政府認為在異族還沒出現的時候,正應該大力發展本星建設,為將來反攻打好雄厚的工業基礎。
研究院的觀點處於兩派之間,同意在不影響新城建設的情況下,進行反攻準備工作,富餘的生產力,應該用在星門和單體甲的生產上面,戰艦的生產完全可以忽略,就連實力雄厚的太空艦隊都不是對手,生產再多的戰艦又有何用。
第十章 逼宮
參加聯席會議的政府官員有五十多人,軍方代表也有四十人以上,研究院方面人數最少,但也有二十多人,三方從第二次會議開始出現分歧,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當參與的人數超過一百人,而且每人都有發言權,單是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