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四年(1650年)二月,王昊帶著艦隊回到了南京港口。
碼頭上,早就聚集了有一大群人。
都在等著迎接聖駕。
最前面的是內閣首周堪賡,後面跟著七名內閣成員,再後面是八部尚書,一共16位大臣。見到王昊登岸,便一齊拜倒在地。
“微臣恭迎陛下凱旋!”
“平身。”
“謝陛下!”
“賞,每人賞黃金三千兩。”
“…………”
“還不謝恩?”
“…………”
“要不,就免了?”
“謝陛下恩賞!”
八位內閣和八位尚書猛醒過來,齊聲大叫。
開什麼玩笑!
白給的三千兩黃金哪能不要?剛才只是被王昊給搞懵了,所以,明白過來之後,就都叫得特別大聲,唯恐王昊收回恩賞。
王昊笑了笑,錯身而過,看向更後面的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們也都拜倒在地,齊地叫道:
“吾等恭迎皇上凱旋!”
“平身。”
“謝皇上!”
“賞,除內閣和八部尚書之外,按品級,凡我大乾帝國治下,官居一品者賞黃金1000兩,二品者賞黃金500兩;三品賞100兩,四品賞50兩,五品賞10兩。
還有大乾帝國的匠師,八級匠師賞黃金1000兩,七級賞500兩,六級賞100兩,五級賞50兩,四級賞10兩。”
“謝陛下恩賞!”
所有人都高興地大叫起來。周堪賡上前兩步,想要勸諫,卻被王昊揮了揮手止住了。
……
接下來,就是老婆孩子。
王昊的皇后和妃子們,也都坐著“啪啪”戰車來到碼頭邊迎接聖駕。此番王昊遠征歐洲,一年半沒有回家,大家也都非常想念。
太監們用綢布圍了一個大圈,皇后嬪妃和皇子們,都在這個圈裡候著,等著拜見王昊。
王昊走進圈中,皇后和嬪妃們都喜極而泣。
一個個看過去。
孫致瑤、陳圓圓、李香君、朱媺娖、艾莉、金大珠、金小珠、美美、花花、還有丈母孃趙妍也帶著李嬡來了。
李媛長得很美,不過才13歲。
雖是與趙妍住在宮中,卻至今尚未成婚。按古代的規矩,已經到了成婚的年齡。不過,王昊卻還是覺得她太小,想要再等些時候再說。
孩子們都過來見父皇。
大順,二順,順丫、三順、四順……王昊一個個抱過去,忽然發現多了兩個孩子。
心中暗驚。
自己出徵一年半,家裡怎麼會多了兩個孩子,難道有老王進了後宮?
正遲疑間,卻見孫致瑤指了指宮女抱著的兩個孩子,對王昊笑道:
“陛下容稟,這是五順六順,分別是臣妾和圓妃的孩子。早在出徵之時,臣妾和圓妃就已懷孕。
只因當時陛下出徵在即,為了不讓陛下擔心,就都沒有告訴陛下,這個……太醫那裡也都是有記錄的。如今這兩個孩子都已經八個月了,還等著陛下取名呢?”
王昊算了算日子。
覺得應該沒什麼大的問題。遂為這兩個孩子分別取名為順定、順泰。
然而,就在此時。
卻見自己的漂亮丈母孃趙妍也抱著一個孩子,那孩子已經一歲多的樣子,一雙黑漆漆的眼睛,正在好奇地打量著自己。
這下完了。
王昊心裡暗想,要不要認這孩子?
卻聽孫致瑤又笑道:
“陛下有所不知,那是趙夫人的養子。趙夫人因膝下無兒,擔心老了之後孤苦無依,便一直想要收養個兒子,也為朝鮮李氏繼嗣。
恰逢被安置的流民中有女子難產,便抱養了過來自己養著,只是……至今尚未取名,也想請陛下賜名。”
說罷,便意味深長地看著王昊。
王昊哪裡不明白她的意思。
看那眼神,她分明是知道這就是王昊的兒子,只是礙於皇家臉面,不能明說罷了。
想了一下,便道:“既然是岳母收養的兒子,那這孩子還得姓李,其年歲又與朕的孩子年歲相當,那就也取一個“順”字。繼承朝鮮李氏香火,再加一個“承”字,就叫李順承吧。”
趙妍聞言,喜極而泣。
趕緊拜倒在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