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概要多少錢?”一百兩好像是個仔細人,想問題很周到啊。
“一次要兩錢銀子,一夜要六錢。”
“這麼貴啊?五十人就要六兩四錢了,不行!你去找家說說,看能不能批發。”這個一百兩辦事還是很仔細的麼。
“什麼叫‘批發’?”
黃石解釋了一番。
“恐怕不行,剛發完餉,那些娼戶只肯作‘零售’……對,就是大人剛才用的那個詞,屬下覺得很貼切。”
“那就等等再去和她們說,讓士兵們先忍幾天。”一百兩辦事非常仔細,值得信賴。
“屬下遵命,屬下認為只要再過個五、六天就可以了,屬下以為到時候可以壓到五十人五兩,讓姑娘們來軍營可以壓到十五兩以內……”
“嗯,那就辛苦你了。”一百兩辦事確實仔細得……有點異樣的感覺。
“大人放心,屬下一定據理力爭。”一百兩拍著胸脯向黃石保證。
這話黃石聽著有點耳熟,這慷慨激昂的神態似乎……似乎以前也見過。
楊致遠工作很用心,幾天後就選定了一家,還談了整整一個晚上,早晨來向黃石彙報工作的時候還顯得很憔悴,昨夜似乎沒有睡好。
睡眠不足的楊致遠會不會在討價還價中落了下風呢?黃石擔心他沒有辦妥差事,或者給談了一個六、七兩回來。不過黃石也打算認了,只要不太太太過份就行,畢竟他欠楊致遠的東西很多。
“稟告大人。”萎靡不振的一百兩有氣無力地拱了拱手,他看起來真得很累哦,應該不止和一個人談過了吧。
“五十個士兵,四兩八錢,如果派姑娘們來軍營則需要十三兩。”
(第19節完)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20節
六月孫承宗視察山海關後,方震儒立刻就把黃石找來了,神色間甚是得意,稱呼上對遼東經略也更無尊重:“王在晉完了。”
孫承宗和王在晉大吵了七天七夜,仍然無法說服王在晉放棄堅守長城的看法,最後孫承宗問他,萬一山海關前各堡壘士兵潰逃怎麼辦,會不會被建奴追殺。王在晉自然回答可以在險要地段預設大寨,讓這些士兵可以有地方退守。
孫承宗當即痛罵王在晉:要是預設大寨收留潰兵,豈不是鼓勵士兵潰逃。然後拿著這事上書天啟,說王在晉完全不明事理,說話顛三倒四,絕對不可以委以重任,王在晉就此垮臺。
僅僅是黃石個人看法,孫承宗的說法有點強詞奪理的嫌疑,不過他現在不是王在晉一派,也記得孫承宗確實比王在晉有本事的多。黃石嘴上附和讚歎,心裡也微微有些不以為然。
“方大人,修築寧遠已經成為定局了嗎?”
“不錯,王在晉的計劃既然被孫閣部否決,那麼他這段時間就是在糜費國家錢財,輕則去南京,重則丟官。”這種包含黨爭在內的政治鬥爭,一旦失敗就是一敗如水,王在晉的仕途已經確定完蛋無疑,而去掉王在晉一派,剩下都是主張修築寧遠和覺華的。
前途盡毀的王在晉很快就被調去南京,孫承宗定策修築寧遠,袁崇煥被派去執行這個任務。遼西武人集團立刻清醒了過來,反映最迅速的就是祖大壽,本來堅持消極怠工的祖家組織人力,家丁、奴僕也盡數上陣,加班加點地搶修寧遠。
寧遠的築城計劃過去半年也沒有完成的十分之一,這次祖大壽只用半個月就趕上了進度,還超額完成了任務,這種任勞任怨、實心辦事的態度,讓他一舉贏得了袁崇煥的信任。
在這片皆大歡喜的局面中,黃石終於也拿到了他的獎勵,整整一萬石米豆,方震儒親自為他去要來的。
方震儒還很夠朋友的多問了一句:“你還有什麼需要的?”
“末將還需要布匹、鎧甲、弓箭、生鐵……”黃石一口氣說了一大串,一言以蔽之,就是什麼都要。
“遼東這麼困苦,黃石你真的不再考慮了麼?”方震儒說話的時候一直用心觀察黃石的表情。
黃石只是微笑,他的戰略決心絕不會動搖,無論是利益還是艱苦都做不到。
“我一生閱人無數,但有的時候真是看不懂你,你的忠義……非常可貴。”方震儒覺得黃石的忠義強烈的幾乎不像是真實的一樣,或者說太真實以至像虛假的傳說一樣。方震儒本以為自己很瞭解黃石了,但是這段時間接觸下來,竟然有了中陌生感和距離感,他不敢說一定能要到物資,畢竟方只是一個風紀官:“至於你要的東西……本官會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