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謝絕了。

7月19日,中共中央派李立三、鄧中夏到九江聯絡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左派將領,利用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要把該方面軍拉回廣東另立“山頭”的機會,把左派部隊帶去廣東,重新聚集和組織革命力量,同蔣汪合流的國民黨反動派鬥爭。第二方面軍轄第四軍、第十一軍和第二十軍3個軍,有共產黨的秘密組織,有許多左派將領,如葉挺是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師長,賀龍是第二十軍軍長,葉劍英是第四軍參謀長。在“東征討蔣”的名義下,第二方面軍各部正由武漢、武穴向九江、南昌集中。先期到九江的譚平山做賀龍的工作,賀龍態度激烈,決心追隨中國共產黨反蔣反汪。這時張發奎已被汗精衛拉過去,宣佈實行“分共”的政策,命令葉挺等著名的共產黨員退出軍隊或脫離共產黨。20日,譚平山、李立三、鄧中夏、吳玉章、葉挺、聶榮臻等在九江召開會議。會議分析了面臨的政治軍事形勢,提出“我們應當拋棄依張(發奎)之政策,而決定一獨立的軍事行動,逼迫張(發奎)朱(暉日)與我們一致。因此決定在軍事上趕快集中南昌,運動二十軍與我們一致,實行在南昌暴動,解決三、六、九軍在南昌之武裝。在政治上反對武漢、南京兩政府,建立新的政府來號召”。這個意見,得到了正在廬山的著名共產黨人瞿秋白的同意,並由瞿秋白帶到武漢交中共中央決定。會後,鄧中夏、譚平山、惲代英、李立三等又具體研究了南昌起義的計劃、政綱、宣言,以及組織與寧、漢國民黨中央黨部相對抗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等問題,決定於當月28日舉行起義,並急電中共中央請求批准。中共中央常委接到九江的報告後,開會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並確定起義後部隊的行動方向:立即南下,佔領廣東,奪取海口,求得共產國際的援助,再舉行第二次北伐。

隨後,中共中央常委又決定由周恩來、李立三、惲代英、彭湃4人組成黨的前敵委員會,周恩來任書記,負責領導這次起義。

周恩來臨危受命,軍事上需要一個得力的助手。這個人既要有秘密組織大規模兵暴的經驗,又要有豐富的作戰指揮經驗。他選中了劉伯承。劉伯承堅決聽從共產黨的指示,乘江輪前往九江,參與擘畫南昌起義。為了迷惑國民黨右派,特在武漢《國民日報》發表訊息如下:“暫編第十五軍軍長劉伯承、副軍長黃慕顏,先後來漢向中央陳述與川中反動軍閥奮鬥情形,極為中央嘉獎。近劉軍長因病,特向軍事委員會請假調養,其職務交黃副軍長代理,已蒙軍委批准。”

第二節主持參謀團

在九江的吳玉章,主持國民黨中央辦事處,以接應前往南昌的中共的重要幹部和國民黨左派人士。劉泊承到九江,也住在這裡。對於劉伯承的到來,吳玉章是非常高興的。他想到一年多以前他和楊闇公介紹劉伯承入黨,為黨延攬了這樣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心中暗暗地感到欣慰。

南昌,江西省的省會,位於贛江下游東岸。“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①當時的南昌,不僅在地理上成為軍事要衝,而且在政治上牽動著整個中國的形勢。1927年7月底,這裡群英畢集,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以及李立三、惲代英、彭湃、林伯渠,吳玉章等,都來到了南昌,起義的各項準備工作在秘密而緊張地進行著。

7月27日,周恩來在江西大旅社宴會廳召開前敵委員會會議。周恩來說:“我們這次起義是敵人逼出來的,不如此便沒有出路。起義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成功的關鍵在於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在於有周密的準備,出敵不意,攻其不備,一舉殲滅南昌的敵人。”接著,按照中共中央的決定,宣佈前敵委員會正式成立。周恩來和其他委員詳細討論了起義的有關問題。為了便於準備,決定將起義日期由28日推遲到30日。

劉伯承根據周恩來的指示,到第二十軍軍部協助賀龍擬製起義計劃。他與賀龍曾在四川討賊戰爭中並肩戰鬥,久已相識,這次在南昌城裡重逢,而且又都匯入到了無產階級的革命隊伍之中。兩人格外高興。計劃很快就寫出來了。周恩來讓徵求葉挺的意見。劉伯承初會葉挺,兩人過去是聞名而未見面。葉挺接過計劃,看得很仔細。看完,立即把計劃退還給劉伯承,可始終一言不發。劉伯承感到很奇怪,不知葉挺對計劃持什麼態度,他就去問周恩來。周恩來笑著說:“噢,你還不熟悉他,他就是這個樣子,要是不說話,就是表示贊成。”劉伯承一聽,也不禁笑了。

起義計劃詳細列舉了國民黨反動軍隊在南昌乃至江西地區的兵力部署,其中駐南昌的兵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