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他主動將頭伸入龍虎口中,目的是炫耀自己的膽量和法力,使民眾臣服於自己的各種命令,完全是可能的:當時的貞人出場時都牽著兩頭猛獸,在青銅器和甲骨文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圖案。

此鼎器形龐大渾厚,其腹部鑄有“司母戊”3字,亦有人釋作“後母戊”,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後再裝範澆鑄的。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經測定,司母戊鼎含銅、錫、鉛,其他。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

司母戊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還有一段傳奇的經歷。1939年3月,這隻鼎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吳玉瑤家的農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動困難,人們便想鋸斷大鼎,然後運出,但僅鋸一足,便鋸不斷,於是悄悄地把鼎埋起來。後來訊息走漏,日本人來搜尋未成,便出價70萬圓偽幣收購,當地人們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將此鼎留下。

抗戰勝利後,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後來補上),先存放於安陽縣政府。同年十月底,當時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60壽辰,當地駐軍將大鼎作為壽禮,用專車運抵南京,蔣介石指示撥交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儲存,值1948年夏,該鼎首次公開展出,蔣介石親臨參觀並在鼎前留影,可見受重視程度之高。後來,國民黨政府曾想將此鼎運往臺灣,終因過於困難,才打消了這一念頭,建國後,此鼎存於南京博物院,1959年撥交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已成為鎮館之寶。

中國是世界上鐵器和青銅器發明最早的地區之一。中國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的青銅藝術品,顯示了綿延一千五百多年中國青銅器的萌生、發展和變化的歷史。

“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人類在石器時代是單純以岩石為原料製成工具去改造自然。青銅冶鑄業的出現,表明人類能夠從礦石中提取金屬,再用它去製造工具,用於改造自然。這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標誌,也是科學技術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青銅業的發展,又促使百工的出現,並帶動各個行業一起興盛起來。商代社會,正是由於青銅業的發展,才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明。

趙州橋

趙州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坐落在石家莊東南45公里趙縣城南蟤河之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俗稱大石橋。建於隋代開皇至大業年間(595年~605年);由匠師李春建造。趙州橋結構新奇;造型美觀;古人說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橋全長米;寬米;跨度米;是一座由28道相對獨立的拱券組成的單孔弧形大橋。趙州橋最大的科學貢獻就是它"敞肩拱"的創舉。在大拱兩肩;砌了四個並列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減輕橋身重量;節省石料;又增強了橋身穩定性。這就有力地保證了趙州橋在1400年的歷史中;經受住了多次洪水衝擊;8次大地震搖撼;以及車輛重壓;仍挺立在蟤河之上。

關於趙州橋的建造;有很多美麗的傳說。昔日蟤河水氾濫;百姓只靠木船擺渡。木匠祖師魯班一夜之間把羊群化成石頭建起大橋。張果老和柴王爺一同來試橋。張果老倒騎毛驢;驢背褡褳裡裝著日、月;柴王爺推小車;運載著五嶽名山。行於橋中心;將橋壓得搖搖欲墜。魯班見勢不妙;縱身跳入水中;用手將橋托住;石橋安然無恙。至今橋上面還留下了清晰的驢蹄印、車道溝和膝蓋印;橋底保留著魯班的手印。正如民歌《小放牛》所唱的:"趙州石橋魯班爺修;玉石欄杆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

趙州橋只用單孔石拱跨越洨河,由於沒有橋墩,既增加了排水功能,又方便舟船往來,石拱的跨度為37.7米,連南北橋堍(橋兩頭靠近平地處),總共長50.82米。採取這樣巨型跨度,在當時是一個空前的創舉。石拱跨度很大,但拱矢(石拱兩腳連線至拱頂的高度)只有7.23米。拱矢和跨度的比例大約是1比5。可見橋高比拱弧的半徑要小得多,整個橋身只是圓弧的一段。這樣的拱,叫做“坦拱”。坦拱降低了橋的坡度,方便往來的車馬行人。而更為高超絕倫的是,在大石拱的兩肩上各砌兩個小石拱,從而改變了過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傳統建築型式,創造出世界上第一個“敞肩拱”,的新式橋型。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科學發明,其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