榘�⊥� !∠肟詞槔�
零縑斷簡話黃侃(4)
上述都是他的弟子們的回憶,是真實可信的。世人往往以此譏誚黃侃。然而,我們也應正視黃侃“為人師”的另一面。所謂“不高興不到”,大多是他與人鬥氣未消,不想帶著情緒去上課。他在日記中有記載:有“日課”、“改定日課”;且自責“荒課”、“缺課”、“曠課”、“未如課”。可是,臨終前幾天,他的鼻衄病已很嚴重,氣喘病又發作,甚而連飲食也難以下嚥,卻仍然堅持去上課,說:“飯可不食,書仍要講。”匿名信一事,據武酉三回憶,黃侃在班上大罵十日後,無人應答,黃侃自知罵錯了物件,便向全班同學道歉。武氏又說,黃先生上課,學生不敢問,他疑心學生有意跟他搗亂,不過課後去問,他倒很客氣。倘若到他家中請益,他更客氣,還會親敬你紙菸,和你無話不談。至於磕頭拜師,黃侃認為是一種傳統禮教和誠意,他曾告誡年輕人:“我的學問是磕頭得來的,所以,我收弟子,一定要他們一一行拜師禮節。”在課堂上賣關子,那可視為授課藝術,也顯示他的睿智和幽默。“每人八十分”,判分憑印象蓋木戳之類,當年名教授們往往如此,顯示一種不屑瑣雜的名士風度。
黃侃確實“狂”,即在自謙中也透著自信。在武昌與學生劉博平談話時,囑劉在他身後不必刻印他的詩詞,意下是小學和經學可以傳世。劉問詩文為何不可以刻。黃說:“你知道骨牌戲嗎?如果沒有‘天九’則‘地八’未必不可制勝,然而終究是‘地八’而已。”劉問“天九”在哪裡,黃說:“古人亦取去矣!”
黃侃有虛懷。他對門生程千帆說:“我講小學比較‘自如’,講經學,拿著書還怕講錯。”黃侃在東北大學與曾運乾先生切磋學問獲益後,一到北京,下火車便讓兒子打著燈籠到學生陸宗達家。陸以為有什麼要事,吃了一驚。黃侃興奮地說:“我在東北見到曾運乾先生與他深談兩夜。他考定的古聲紐中,‘喻’紐四等古歸‘定’紐,‘喻’紐三等古歸‘匣’紐,這是正確的。我的‘十九紐說’應當吸收這一點。”他治學嚴謹,連小小的句逗也不放過。“侃所點書,句讀頗有誤處,望隨時改正。”(1932年6月致陸宗達信)並舉例說明。他能以愚自處,是他認為“中國學問如仰山鑄銅,煮海為鹽,終無止境。”
黃侃認為“治學第一當恪守師承,第二當博學多聞。”他有兩句名言:“《漢書》都不會背,教什麼書呢?”可見他腹笥豐盈。另一是:“五十歲前不著書”。他以自己做學問的謹嚴之風,勸學生們“要打好基本功,不要騖外,要耐心於久坐下苦功。”“先生並告誡我不要輕易在報刊上發表文字,一則學力不充分,一則意見不成熟,徒然災梨禍棗,遺人把柄,於己無益,於世有損。”(殷孟倫)他把朱熹的兩句話寫成楹聯送給學生:“舊聞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此外,黃侃尤注重對學生的品行、節操的培養,“先生固富具民族意識者,平時恆以顧亭林、黃梨洲之節操勉勵學生。”(陸恩湧)愛國青年汪楚寶(汪東之弟)是共產黨員,被駐徐州的國民黨司令劉峙逮捕,汪東聞訊求黃侃營救。黃侃當即寫信令其侄耀先往見司法院長居正,後終獲釋。另有李俊民,大革命時期在湖北因事革命活動被捕,也由黃侃出面找當時的湖北省長肖耀南保釋出獄。 txt小說上傳分享
零縑斷簡話黃侃(5)
“刻苦為人,殷勤傳學”。這是黃侃贈陸宗達的8個字。黃侃當年的弟子范文瀾、羅常培、陸宗達、徐復、程千帆、潘重規和黃焯等後來都在自己的領域卓有建樹,自成一家。
“死而不亡者壽。學有傳人,亦屬死而不亡。”
傲睨萬物 名士*
黃侃一生漂泊,一生為國故招魂。晚年定居南京,1935年在九華山築量守廬,自號量守居士。典出陶淵明詩《詠貧土》:“量力守故轍,豈不寒與飢?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量守故轍者,法度也。黃侃在治學上恪依師法,不失尺寸,無異可非;在生活上詩酒*,有“癖”:嗜書,嗜酒,嗜罵人;在人際上,因自視甚高,狂傲不羈,罵遍同儕,有“疵”。然明人張岱曾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值得玩味。
關於治學,前文已述,不復。
在生活上,黃侃不虧待自己,菸酒玩樂皆善。他自言:“平生友朋遊宴之樂,金陵為最。”除學界友人外,居正、于右任、丁惟汾、葉楚傖等名流都是座上客。乙亥重陽節,他抱病與弟子侄輩登遊南京雞鳴寺豁蒙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