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加以扶植,以報秦老先生當年收容之恩,然而胡宗南卻有別想。
他以為秦進榮此來,是秦老先生設計安排的。
對於老先生的為人,他是瞭解的,本不該褻瀆。但是,據剛才秦進榮所說,老先生夫婦逃難輾轉到重慶,如今生活無著,所謂“人窮志短”,也就顧不得什麼清高、氣節了。但是又不能像市儈那樣,聽說故人得發了,便明目張膽跑來“打抽豐”,所以便設計讓兒子參加服務團來見他,料想他得知後會補報昔日的恩情的。這樣,既保持了臉面,又得到實惠,真是兩全其美了!
胡宗南認為如果是這樣,不僅太可笑,而且也把他當成傻子了。
當年他當師長的時候,還曾經專程回杭州拜望過老校長。那是在軍閥混戰時期,還不安定,所以他對老校長隱瞞了身份,只說這些年在外經商,很賺了些錢,特歸來準備送給老先生大洋兩萬元,以做養老之資。秦致宇堅決謝絕了,並說:
“你做生意能賺這麼多錢,想必是暴利了。這不好,你的根基是讀書人,不管將來做哪一行的事,都要厚道些。至於我和家裡人,有粗茶淡飯足矣,何求過多!”
在當時他是誠心誠意送錢去的。秦致宇越是不肯收,他便越感不安和遺憾。
但現在這種找上門來“討債”的方式,他卻不能接受了。
如果他的這一推測錯了,他認為對秦進榮的取捨就更應該慎重了。因為既找上門來,卻不為財,那麼,必定別有所圖。
他很清楚自己在蔣介石軍事集團中的地位,因此在用人方面是慎之又慎的,尤其是身邊的人,不經考查便不敢留在身邊。他倒並不是為個人安全擔心,而是唯恐貽誤黨國大事。
他思之再三,忽然嘆了一口氣:“罷了!是債總要還的!”他打算“還債”,方式卻不是將秦進榮留在身邊,而是推薦出去。他相信憑他的聲望,他推薦的人,無論到哪裡都會受歡迎,而且得到重用和優厚的待遇。隨著他本人的祿位高升,跟他有特殊關係的秦進榮自然也會飛黃騰達。這樣豈不也算報答了老校長當年的恩情了嗎?
他甚至想再把秦進榮接回,直截了當地問對方想幹哪一行,然後他親筆寫封介紹信,就可以達到目的。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