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薛蟠不由得暗暗直樂。要說這童家不蹦躂出來也就罷了。畢竟是堂堂的國丈之家,且當年寶釵進宮之時也沒少受皇太后的照顧。薛蟠雖然沒將這些個小恩小惠的認真記掛成恩德上香叩拜,但也算是放在心上的。這些年大大小小的珠寶奇珍沒少往童太后的壽康宮送。連帶著皇后的坤寧宮也如流水般的送了不少。即便是看著花人錢財與人消災的香火情,童家一脈也不該如此的吃相難看,還妄圖踩著他們薛家的腦袋立威往上爬。一般情況下,有點兒氣性品格的世家也不能這麼幹。可事實卻是童家不但落井下石,竟然還敢背地裡玩兒陰的,攛掇著朝中其他幾夥勢力擠兌薛家的生意。雖然這樣稚嫩的手段薛蟠還不以為然,但被人指著鼻子挑釁的滋味也不好受。當年薛蟠剛剛進京便因為南安郡主辱罵薛家母女一事鬧得滿城風雨,由此可見薛蟠著實不是個能忍耐受屈兒的人。此番童家主動挑釁,薛蟠自然也冷笑著接招。你不是放流言說我們家不臣嗎?可惜聖上不信。那我便直接在報紙上寫你家小叔子和嫂嫂爬灰,看誰更丟人!一眾旁觀人等自然也明白童家和薛家為何會鬧到如此境地。樂得看笑話的同時,也不得不搖頭暗歎,童家這塊踏腳石真真是選錯人了。雖然滿朝文武抬眼看來,薛家的根基最差,底子最薄,看似是最好拿捏的,但架不住人家勞苦功高又頗得聖心寵愛。一個自皇子時期便牢牢站在你邊兒上的忠心老臣,一個雖然有外公的名號實則八竿子搭不上邊兒的外戚。明眼人一看也曉得聖上會偏幫誰了。當然,眾位大臣也都曉得,童家之所以會向薛家下手,大半原因也都是薛家的大小子和聖上不清不楚的關係。畢竟,當今名正言順的皇后可是他們老童家的人。現如今被冷落在深宮幾年沒沾雨露了。嫉恨難耐之下,出手整治薛蟠也是情有可原的。可你居然出手對付薛家……真以為薛之章那個老狐狸是吃素的?因此眾位臣工雖然暗地裡津津樂道的散播著薛家即將失寵的小道訊息甚至薛家大小子諂媚君上,以瑟惑主的桃色新聞。但自打薛家在報紙上明晃晃的打出童家的八卦亂、倫之後,也都興致勃勃的討論著。以示公平、公正、公開。你們兩家打仗,別牽扯我們。我們就是個路過打醬油的。不過眾人雖在暗地裡看笑話,卻也清晰的知道,童家和薛家此番鬥法,恐怕是不死不休的。畢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世家大族的爭鬥,向來都是以全族的興衰命脈為基礎的。薛家付出了這麼多才達到今天的地位,薛家眾人可以毫不謙虛的說這些都是他們薛家應得的。為了保護這些既得利益,以薛之章和薛蟠為首的薛家領導者也不在乎費盡心機,不擇手段。野地裡的畜生還知道維護自己的地盤呢,何況人乎?童家這次,確實做得有些不地道了。世家名門傳世百年,自然是要一代一代的傳下去。用一句老話說這叫薪火相傳。童家如此舉動,便相當於拿著冰水澆人家地裡的火苗,拿著鐵鏟挖人家大叔的樹根。全族都被你算計了豈能還有婉轉的餘地?因此薛家才會毫不顧忌的撕破了臉面向童家宣戰。恐怕剛剛平靜兩天的朝廷,又要被這兩家人鬧得風風雨雨的了。只可惜童家這次眼光不準,沒找好脈搏,反而將自己算計了進去。也不想想,薛家上下,那可是名符其實 &ldo;替皇經商&rdo;的皇商之家。家中資財六成俱都是上繳皇帝內庫的。你打著當今的名號和薛家搶錢,其實也就是打著當今的名號和當今搶錢。人家能看得上你才怪。此番動作沒明面兒訓斥你們童家就算是寬厚仁愛的了。換句話說,也就是太后孃家能有此殊榮。換了旁個,以當今看重銀錢的性子,繞得了你才怪。沒瞧見多少向朝廷借貸銀子的世家,現如今都忙著舉家還債呢?而且你折騰也就罷了,非但沒折騰出了眉目,反而叫人家老薛家又得了聖上的憐惜,如今薛家在廟堂之上的地位越來越重。幾乎到了薛之章每每提議,聖上必然准奏的情況。你們老薛家卻折騰的唯一一個有資格站堂會的老臣也抱病在家了。孰強孰弱,一目瞭然。眾人文武官宦現如今也只是耐心等待著,皇宮大內的皇太后娘娘會不會出手偏幫童家了。只是,恐怕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