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的沉迷,讓前面的懸念留的足夠久;
而將懸念爆出來的方式又很有戲劇性,更是很真實,完全沒有人為因素,簡直就是渾然天成;
再加謝宏及時的推波助瀾,種種因素加在一起,成就的效果遠遠超過了謝宏的預計,前期宣傳的難題迎刃而解,甚至都沒費什麼力氣,又怎能不讓他興奮呢?
何況,王嶽的行為給他帶來的好處還遠不止如此,如今,對這個只見過一面的老太監,謝宏心裡充滿了感激,多好的老頭兒啊,簡直是喜從天降的大福星啊。
幾家歡喜幾家愁,謝宏高興了,百姓了,所以,也有人開始犯愁了。
前面說了,絕大多數人都對能陪皇玩很嚮往,當然,也就有少數派對這事很不喜歡,或者說是相當不滿。他們之中,有人憂心忡忡,有人勃然大怒,也有人痛恨不已,更有人追悔莫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年紀都很大,地位也很高。
從前在京城中流傳的皇貪玩、性情頑劣,喜新厭舊的訊息,正是這些人有意無意散播出去的,理由麼?呵呵,壞事推諉給別人,好事往自己身攬,很多人都會這種小手段,朝臣們更是其中翹首。
而要推諉事情給皇,總得有個由頭。曾經,朝臣們也對自己的手段很是自得,卻不想此時卻成了引火的柴薪,導致京城中的火頭越來越大了。
宮中的變故發生後沒多久,李東陽就得了訊息,那時,他剛剛出了劉府,還沒來得及去尋閔珪呢。結果聽到了這麼個訊息,他嚇了一跳,然後很快也想到了此事有可能帶來的影響,所以他又轉了回去。
劉、謝二人也是一樣,因此,三大學士把劉府當成了文淵閣,又重新計議了一番。
對於檯球什麼的,劉尚和三大學士也都沒在意,更加不會想到後續的事兒了,四位大人都是讀聖賢的,怎麼會去研究商家的手段?
更別說這個時代的商家,對於炒作什麼的還都只是模模糊糊有個概念呢。就算讓他們炒作,也不過是在街坊間吆喝宣傳罷了,除了謝宏之外,誰又敢把主意打到宮裡?打到皇帝身?
於是,幾位大人早一起身就震驚了。這時候外面流傳的訊息已經系統化了,前因後果,各種神奇,甚至很多細節問題都是隨便一打聽就知道,而且珍寶齋這個名字也已經跟檯球並列,傳得家喻戶曉了。
別人可能還不知道珍寶齋的底細,可幾位大人和劉尚卻是昨天剛議過的,哪能不知?本來幾人只當是兩個少年胡鬧,並沒沒當是多大的事兒,擬定的策略也很隨便,可今天一看,卻發現謝宏竟然是早有預謀的,而且如今聲勢已經起來了,甚至形成了風潮。
眾人都是驚怒,驚的是謝宏的謀慮太過深遠,計劃環環相扣之處,全然就不像是一個少年,就算是久經世故的老者也未必有這樣的謀略;怒的當然是他們被耍了。
何況,謝宏既然計劃周詳,謀略深遠,這珍寶齋也不會象他們原本想的那麼簡單,不說其他,只說那店鋪如今還沒開業,聲勢就已經如此浩大,那開業後的盛況和人氣還用得著懷疑嗎?
珍寶齋到底賣些什麼?能不能賺到足夠皇宮用度的銀子?這些細節問題無從知曉。
不過幾位大人都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謝宏此番也是來者不善,再不能輕忽了,這次如果再讓謝宏得了手,那事情就真的很棘手了。
一定要阻止他!幾位大人都是匆匆出了門,打算在朝之前,先行商議一番,然後擬定個章程出來,再在朝議發難。
於是,這一天朝的官員驚訝的發現,按規矩,應該到得最晚的閣臣和九卿尚們竟是早早就到了,而且還聚在了一起。
朝中出了什麼大事麼?不知情人士是大多數,見了這情景,卻都是忐忑不安的交頭接耳。有那想象力豐富得,把眼前所見跟昨天的變故聯絡在了一起,於是就更加不安了:是不是大人們要有大動作了?按說應該不會,可世事難料,誰又說得準呢?
閣臣九卿乃是天下眾臣的表率,平日裡都是舉止從容,肯定不會有這種容易引起誤會的舉動,可今天他們卻都顧不得了。
謝宏帶給他們的實在壓力太大,儘管依然沒人認為一個店鋪能養得起整個皇宮,可眾人都對謝宏的手段有了驚懼之心。他的謀劃太過奇詭,不遵循常理,卻又環環相扣,最後效果也是驚人。
不理解產生恐懼,用來形容他們的心情再合適不過了,任他們如何想象,又如何從史中翻查,也是找不到原因來解釋謝宏的存在。
手藝神乎其技,謀略出神入化,辯才也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