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南迴歸線
作者:'美' 亨利·米勒
內容簡介:
感情是感觀的錯覺,慾望是原始的需要……
正文
1
亨利·米勒經典作品《南迴歸線》
《南迴歸線》發表於1939年,是亨利·米勒最初在法國發表的自傳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三部作品的書名有一定的對應關係,“北迴歸線”和“南迴歸線”又分別叫做“夏至線”和“冬至線”,在“夏至”和“冬至”之間,是“黑色的春天”。
《南迴歸線》雖然在亨利·米勒第一個自傳三部曲中是最晚發表的,但它卻被人稱為包括《殉色三部曲》在內的亨利·米勒六卷自傳式羅曼史的第一部。因為它主要敘述和描寫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紐約的生活經歷,以及與此有關的種種感想、聯想、遐想與幻想。亨利·米勒寫此書時身在歐洲,離開美國已多年,思鄉之情溢於言表,很顯然,他是一個懷舊的人,但是他從文化批判的立場出發,認為美國的文化已經開始走向沒落,全部美國生活像是“楊梅大瘡”,“簡直比蟲子四處爬的乳酪還要腐爛不堪”,“美國的所有街道都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藏汙納垢之地,一個精神的汙水池,在其中,一切都被吮畢排盡,只剩下一堆永久的臭屎。在這個汙水池之上,勞作的精靈揮舞著魔杖;宮殿與工廠鱗次櫛比地湧現,什麼火藥廠、化工廠、鋼鐵廠、療養院、監獄、瘋人院,等等,等等。整個大陸便是一個夢魘,正產生著最大多數人的最大不幸。”所以,亨利·米勒“要看到美國被摧毀,從上到下,被徹底剷除”。他“要目睹這一切的發生,純粹是出於報復”,作為對施於他和像他一樣的其他人的罪行的“一種補償”。
2
譯序
《南迴歸線》發表於1939年,是亨利·米勒最初在法國發表的自傳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三部作品的書名有一定的對應關係,“北迴歸線”和“南迴歸線”又分別叫做“夏至線”和“冬至線”,在“夏至”和“冬至”之間,是“黑色的春天”。
《南迴歸線》雖然在亨利·米勒第一個自傳三部曲中是最晚發表的,但它卻被人稱為包括《殉色三部曲》在內的亨利·米勒六卷自傳式羅曼史的第一部。因為它主要敘述和描寫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紐約的生活經歷,以及與此有關的種種感想、聯想、遐想與幻想。亨利·米勒寫此書時身在歐洲,離開美國已多年,思鄉之情溢於言表,很顯然,他是一個懷舊的人,但是他從文化批判的立場出發,認為美國的文化已經開始走向沒落,全部美國生活像是“楊梅大瘡”,“簡直比蟲子四處爬的乳酪還要腐爛不堪”,“美國的所有街道都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藏汙納垢之地,一個精神的汙水池,在其中,一切都被吮畢排盡,只剩下一堆永久的臭屎。在這個汙水池之上,勞作的精靈揮舞著魔杖;宮殿與工廠鱗次櫛比地湧現,什麼火藥廠、化工廠、鋼鐵廠、療養院、監獄、瘋人院,等等,等等。整個大陸便是一個夢魘,正產生著最大多數人的最大不幸。”所以,亨利·米勒“要看到美國被摧毀,從上到下,被徹底剷除”。他“要目睹這一切的發生,純粹是出於報復”,作為對施於他和像他一樣的其他人的罪行的“一種補償”。
那麼,美國施於亨利·米勒的究竟是什麼樣的罪行,以致他對美國如此深惡痛絕,竟要看到它被摧毀呢?這是因為美國高度的物質文明只是讓人活著,可是人性異化了,自我喪失了,這是最令亨利·米勒發瘋般痛苦的事情。他說:“我終生的願望並不是活著……而是自我表白。我理解到,我對活著從來沒有一點點興趣,只是對我現在正做的事才有興趣,這是與生活平行、擁有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事情。我對真實的東西幾乎沒有絲毫興趣,甚至對現實的東西亦無興趣;只有我想像中存在的東西,我為了活著而每天窒息了的東西,才引起我的興趣。”亨利·米勒在這裡道出了他進行創作的基本意圖,他不是為了簡單地活著而創作,他是要真正擁有自我,擁有自我的精神世界,並加以表現,所以亨利·米勒的作品主要寫他的精神世界。他面對使人性異化、自我喪失的美國文化,決心以強烈的反叛精神來重建自我。他的生活經歷在他這種重建自我的過程中只是起了柺杖的作用,一旦引出了他的內心世界,他就讓他的意識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流動,而將柺杖棄置一邊。他描寫他的精神世界,是要表現在現代大都市的荒漠中,自我所感受到的痛苦、孤獨與巨大的精神壓力,這往往只是一種感受、一種遐想、一種幻覺、一種憤怒的發洩,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