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稍晚一些的新加坡總商歡迎會上,華僑們的氣氛更加熱烈。在李二虎亂糟糟的一番粗話後,新上臺的小太監拿著編好的段子在惟妙惟肖的哄人:“……那電報一到京城啊,皇上就把手裡的琉璃盞就給打了。皇上說,‘叻城雖不是我中華之地,可那裡也有朕的子民啊,現在有二十多萬子民性命危在旦夕,這還得了!’也不管是年三十的半夜,聖旨當即就下到了總理府。皇上在聖旨上說,‘我中華的子民不管在哪,哪怕是天之涯海之角,只要有性命之憂,復興軍就要全力救援!’”
段子還沒有說完,熱淚盈眶的華僑就大叫著萬歲,一起向北面鞠躬的鞠躬、叩頭的叩頭。待這波事情完了,小太監按照劇本繼續念,“……這電報當夜就從京師發到了舟山,舟山又發到了黃埔,那南海艦隊司令李準李大人接到命令二話沒說就開船南下,可還沒走到半個時辰他就大拍大腿……你想啊,這黃埔到叻城三千多里海路,那些老舊兵艦一個時辰走不到三十里,要到地方那要何年馬月啊。於是電報又傳到舟山,舟山再傳到京師總理府,總理一看,‘哎呀,這麼慢怎麼行?’
連夜跑來商議的參謀部貝大將就道:‘最快的就是神武號了,一晝夜可行千里,三晝夜就能到地方,可這是皇上的船啊……’總理府頂多不下,事情又傳到紫禁城,皇上聽了就說。‘糊塗啊,朕的船就是百姓的船嗎,現在百姓有危難,緣何神武號去不得?要是紫禁城能去,朕還想讓紫禁城飛過去……”
歡迎會成了說書會,小太監把神武號救難記講了有一個多時辰,華僑們聽的那是如痴如醉,恨不得能這事情能說上個三天三夜,也虧這太監嘴滑溜,要是一般人那嘴早就抽筋了。歡迎會如此無聊,朱天森上校趁著方便的時候,到院子裡透了一口氣。他沒怎麼搞懂這宣傳為何老是要說今上的好話,這三天三天的救援,發給他電報催促他的一直就是總理,什麼時候變成了皇上。不過好在在小太監嘴裡,海軍的慘樣華僑算是知道了,這事情過後,海軍怕是要大建吧。
朱天森心中想象著海軍大舉添艦的結果,心下高興起來,在神武號上日久,他對這軍艦越來越不滿意。和繳獲的比睿號相比,這神武號簡陋的簡直就是一艘商船;功能也不穩定,二十六節的速度趕往新加坡,路上鍋爐、透平機故障不斷,這還是用了才一年的新艦,要是再用上個五六年,又會怎麼樣?還有那糟糕的動力系統,七千六百噸的總重,是比睿號的兩倍。
想著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朱天森一時間忘記這是在歡迎會上,他找了角落就把這些問題羅列出來,開始寫一份海軍長期發展規劃建議書。
《海軍長期發展規劃建議書》。這份檔案由總參下面的海軍辦公室提交上來的時候,已經出了元宵了。這一天楊銳剛剛送走幾個華僑議員,他們的也是來建議加強海軍建設的。
看著這波被自己弄出來的海軍熱楊銳只是苦笑。他忽然有把那個濫說胡侃成名的小太監暴打一頓的念頭。去做做秀、表表朝廷的對子民的關懷就夠了,誰讓他當真啊?英美法是現在的中國惹得起的嗎,現在中國的策略是全力向北、向西,東南就是有事也得孫子一般的忍著。現在倒好,華僑自發搞起來海軍債券,半個月功夫就認購了四千多萬兩,到賬資金已有三千萬,最離譜的是債券發行總額為一億兩。這叫什麼事情,簡直是無法無天!
楊銳拍著腦袋。李子龍卻報告說重安先生和日本大使幣原先生來了,他聽後本想把報告放到抽屜裡,可轉念一想又覺得沒這個必要,便任由報告放在桌子上,自己則起身出門親自把謝纘泰和幣原西重郎迎進屋子,待日本人坐下,他便和藹笑著道:“我猜幣原君一定是為這個來的吧。”
厚厚的檔案被楊銳扔到幣原喜重郎懷裡,幣原是懂中文的,一看檔案的名字就忍不住屁股一跳。差點蹦了起來。他正是為海軍而來的,中日之間雖然有合作結盟的意向,可形勢比人強,中國如果大建海軍。萬一有一天兩國翻臉,那日本就悲催了。所以見到報紙上全是大建海軍的呼聲,幣原喜重郎就來了。
“總理閣下。這……”幣原喜重郎眼光恨不得穿透白紙,想看看裡面究竟說了些什麼。但他還是裝模作樣的把檔案雙手遞迴給楊銳。
“沒事,中國要發展海軍。必須考慮到朋友的感受,這檔案就請幣原君帶回去找人幫我參謀參謀也好。”楊銳大方的說道,臉上笑意滿滿。
“啊!”幣原喜重郎大驚,他有些搞不明白這鬧的是那處。
“幣原君,我有一個提議,貴我兩國應該就兩國海軍噸位進行一個海軍會議,這樣彼此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