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5部分

成,餘就不喧賓奪主了,有請竟成做總理任期內最後的講演。”

沒想到王季同在理藩院呆久了,鼓動能力這麼強。他這話說完,全場作見證的數百人全都熱烈的鼓掌。釋出會雖然是在皇極殿外,唯主席臺設在走廊上,但掌聲還是在殿內引起陣陣迴響。

早春明媚的陽光照在楊銳臉上,他站在皇極殿走廊內,走廊外是凝神細聽的洋人使節、理藩院稽疑院代表、拿著紙筆和相機的中外記者。此情此景忽然讓他想到很久很久以前做過的一個夢,那個夢本本是依稀的,二十多年來他記得也很依稀,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在他身處的環境和那個夢境雖有些類似,可場景卻截然不同。

為何會這樣?楊銳心中不定。以他以後的安排,此生將呆在通化,國內政局既安排妥當,那就按現有程式運作便是,根本不必他再出馬。如今無法印證二十多年前的那個夢,那是否說以後他還要出山?又或者,那個夢僅僅是一個夢,不存在任何印證的問題……

思考的時候楊銳是嚴肅的,但在數百道目光的注視下,他的嚴肅讓諸人臉上的笑意收斂。只等他開口說話的時候,眾人的表情才有了些許放鬆。

“從神武前九年復興會在滬上如意裡成立開始,每一個復興會員入會之前,都會問一個問題:復興會復興的是什麼?當時滿清專政,那時的解釋是復興這個國家;而後,中華開國了、戰爭勝利了、經濟發展了。百姓衣食不能說無憂,但最少已有不少人能吃飽、能穿暖。且這樣的人將越來越多、越來越平常,到此。是不是說復興會的使命完結了呢?

我說:‘不!遠遠沒有,復興會的使命遠未結束。’

國家,僅僅是人類文明的一種表現形式,幾千年來那麼多朝代更迭,可中華依舊是中華。因而,站在文明的高度,眼下中華大地所發生的一切,是微不足道的、是不值一提的。古埃及人也有過人人豐衣足食的盛世,古希臘人曾馳騁愛琴海、所向披靡。古巴比倫人曾富的流油、建有讓人稱絕的空中花園,古羅馬人更統治整個歐洲,地中海只是他的內湖。可當他們的文明衰弱後,他們統統消失不見了,唯留下巨大的金字塔、數不清的石殿殘牆,以及厚厚的燦爛典籍。

有生必有死,有始則有終。十七年前,我曾說過西方文明正在衰弱,但我卻不敢說。華夏文明其實已瀕臨死亡……”

華夏文明瀕臨死亡、或者早已死亡的論調復興會高層早就有過共識,但楊銳在此時卻對兩院諸多代表、中外使節和記者說這個、更對著有無數聽眾的電廣播說這個,實在是讓人不寒而慄。他話一出口全場皆驚,穩健如王季同也張著嘴看著他。驚懼於他的話語。

“是的,沒錯,確實是瀕臨死亡。”楊銳很肯定的重複。他雙手舉起壓下了諸人的疑惑,而後再道:“而且。這不是第一次了,這是第二次。”

看著逐漸安定的人群。楊銳才道:“即便是再客觀、再置身事外、再心如止水,我都不得不驚歎:上蒼是多麼眷顧華夏!因為沒有任何一個文明有劫後重生的機會,他們,古埃及人、古巴比倫人、古希臘人、古羅馬人,當文明衰弱時,他們全部消逝於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唯有我們獨存!

我曾經說過,任何一個文明都有五個時代,最開始是封建時代、而後是春秋時代、戰國時代、接著是帝國時代、最後則是沒落時代;而以文化論,又可以稱之為:宗教時代、哲學時代、哲學派別化時代、哲學消亡或學術化時代,以及最後的文明破裂時代。

這五個時代要走完,以中外文明觀之,大概在一千六百年到二千年左右。比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西洋,那是在蠻族入侵羅馬後重建的文明,古羅馬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種群。若從羅馬帝國覆滅開始計算,西洋文明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年,他們此時現在正處於戰國時代,也是哲學派別化時代。

戰國時代的特徵便是全民皆兵,但相應的,另外一種思想也在孕育——那就是世界為何不能永久和平?對於世界如何永久和平的最終答案,就是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帝國。我在此可以斷言:雖然法德之間無比仇視,但如果再爆發一起慘烈無比的世界大戰,法德兩國最終會走向和解,歐洲大陸將演變成一個聯盟,國與國之間爭端將在歐洲聯盟議會內投票解決。

唯有如此,國與國的戰爭才能消弭,但這等於是又將西洋文明往死亡的方向上狠狠推了一大步,因為聯盟最終會演變成帝國,而帝國終究要像古羅馬那樣走向衰亡。不難想象,帝國治下無比順從、根本忘記如何打仗的臣民,將被來自非洲和中東那些暫時被文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