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運輸量超過兩億噸;
全國基本普及五年教育,其中初小學生數量接近三千萬,高小學生數量為一千七百萬;中學以及技校畢業生為一百四十萬;專科、大學畢業生為十五萬四千三百餘。全國科學研究成績突出,五年內全國共申請發明專利四萬一千三百七十一件,實用新型專利為三萬四千一百二十二件;
全國工業發展迅速,年採煤達一千六百三十萬噸,電力裝機一百九十四萬千瓦,採油三百五十萬噸,煉油五百三十萬噸,鋼鐵產量九百萬噸……”(未完待續。)
壬卷 家與國 第六十三章 問題
楊銳的聲音平靜而舒緩,總理工作報告基本是官樣文章,唯一的亮點在於一大堆資料、以及由這些資料引出的推論。也許他自己對此並無什麼吃驚,但收音機旁邊的聽眾們忽然聽到這些切實的資料,總是覺得無比振奮。即便人均國民生產淨值在世界諸國中排五十七位,但國民生產總值卻是全世界第四,糧食則是全世界第一。從一個備受列強欺凌的東亞弱國,到現在的世界第四,一十六年來婉然如夢。
“楊的時代結束了!”,美國駐華大使馬慕瑞待報告全文通讀完畢、收音機裡開始插播廣告時莫名說道。作為柯立芝總統嘴裡的‘我們最高的中國問題專家’,他對這個國家能有如此驚天動地的改變深深感慨、對楊銳能如華盛頓那樣退隱心存敬佩;
可同樣的,中國正日益成為美國在方方面面的競爭對手,特別在農產品方面,兩國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僅僅以棉花為例,戰前美國棉花產量超過一千六百多萬包' 注131,佔全世界棉花總產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可現在因為中國棉花大幅度增產,今年國內產量已跌至八百萬包,而中國則從兩百萬包上升至六百多萬包,這還得以於印度當局和美國農業部一起抵制中國棉花,真要任由低價到令人髮指的中國棉花(華棉每包價格在一百七十華元以下,而美棉最低也需兩百華元' 注132)、中國棉布傾銷全世界,估計美國棉花將會絕跡。
棉花、小麥、玉米、機電產品、汽車,各種各樣的中國貨都在和美國貨激烈競爭。這使每一個美國人都不得不讓人重視中國人自己編造的那個神話——中國是一頭睡獅,一旦被驚醒。世界將為之震動。
美國大使心事重重感嘆於楊銳的報告和他的任期行將結束,但同在東郊民巷的英國駐華大使艾斯頓爵士對楊銳的報告卻無動於衷——在確保大英遠東殖民地、尤其是印度的安全後。威斯敏斯特並不在意中國的經濟高速發展,在遠東崛起一個能牽制美國並阻擋布林什維克俄國南下的強國,對現在的大英帝國來說是一件好事。所以,在整篇報告結束,收音機開始播放廣告後,艾斯頓爵士只淡淡的說了一句:“楊的下一個時代開始了……”
英美大使的觀點各異,而在燕京大學文學院,報告結束廣告開始後,西化民主分子、著名殘疾人胡適對著從滬上遠來的張君勵笑道:“士林兄。我們兩家以後就不要鬥了吧。楊竟成看似退出政壇,可實際上政局依舊操於其手,現在推國民黨宋遁初上位當總理,不過是換了一個提線木偶罷了。”
歷史上身為梁啟超嫡傳弟子的張君勵和胡適這一票留美派曾有過著名的科玄之爭,之前兩派更有洋和尚之爭——梁派找的洋和尚是英國哲學家羅素,胡適等人找的洋和尚是自己的老師,美國哲學家杜威,兩個英美哲學家雙雙訪華唸經,好給兩派張勢站臺。然而究竟是美國人給力,且胡適等人掌控著庚子退款,在學界興風作浪,所以最終是胡派壓倒梁派。
而今庚子賠款在中美巴黎條約時就已清算完畢。兩派全被禮部打壓的不成樣子,照說大家應該同病相憐,可張君勵看著胡適眼鏡後的笑容。心中依舊有些不快。須知,在歐洲日久。他已經認定國家社會主義才是人類文明最先進的政治體制,美式民主根本就不值一提。
“適之以前以美利堅為模板。高唱民主自由,現在的中華不正是像美利堅那般,表面民主,實則財閥專政。這和共和黨民主黨輪流坐莊,卻全聽命於華爾街有何不同?”張君勵忽然笑道。
“士林兄此言差矣,美利堅再怎不好,每位公民都是有選舉權的,現在復興會以取消農稅為手段,一下子就剔除了八千萬選民,這就是不民主了。”雖然張君勵語帶諷刺,可素有好人之稱的胡適還是春風滿面的略過。“士林兄,不管我們雙方有多大的分歧,可這個國家都是不能這般下去的,最少不能這麼野蠻下去。尊孔、宗族,以後的青年將如老一輩一樣死死的被禁錮住,他們有自由嗎?沒有!他們有民主嗎?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