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碼的安慰。
而後,我忙完了老家的事兒,回到了莆田,局迷出版的事兒因為出版署的不肯下發書號一直擱淺,我也就沒機會去北京,而回來之後,我很快重新開始寫我擱置了一個多月的陰婚。
很快,陰婚
第一部寫完了。
我一邊工作一邊寫東西,所以根本就沒空去聊微信,而就在完本的那天,或者之後的那幾天,我躺在床上聊天的時候,忽然想起了她,給她發了訊息。
我看到她的頭像,換成了一張笑臉,我說:那時候沒能安慰你很對不起,但是看到你照片裡的笑,我就放心了。
她給我回了謝謝,並且我們又聊了點其他的,到最後我還是沒告訴她我寫了新書的訊息,因為我怕她誤會我,告訴她我的新書,只是因為陰婚的成績慘淡而要求她來打賞。
我們這次聊天,是十月九號。
之後我開始寫陰婚
第二部,也就是在前幾天,我忽然在微博上看到了一條@我的資訊,點開一看,是我上面說的那條一燈到此一遊的微博。
因為博上面有我的名字,所以別人回覆的時候,系統會預設@我一下。
我點開了那條訊息,看到了她現實的朋友給她的一條留言:
姑娘,一路走好,RIP(後面加了一個悼念的蠟燭)
我當時腦袋就懵了,因為這條微博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李暢,已經不在人間了。
我顫抖的給當時給她留言的朋友回了一條微博:你這話什麼意思,暢姐她怎麼了?
晚上的時候,他的朋友回覆我,道:以前跟這個姑娘在一個辦公室工作過,現在聽說她在香港出了點事兒,我找到她的微博來祝福她一下。
之後任憑我發私信還是什麼,她的這個朋友都沒有回覆過我,這兩條評論,日期是:11。12號,也就是前天。
我馬上找到了暢姐的微信,給她發了十幾條的資訊,可是她都沒有回我。
也就是今天,她的那個朋友回覆我道:我們只知道她“出事兒”了,但是具體是在香港還在是雲南不清楚。
我當時的腦袋就炸開了,直到現在仍舊無法平靜下來,喝了不知道多少瓶酒,都無法壓抑我顫抖的手。
如果暢姐是在香港出事兒,那麼,兩個月之內,夫妻兩個都遇難了,我非常的沉重,祝福她,並且向上天抗議她的不幸。
這樣實屬正常,我沒辦法去做什麼。
可是如果暢姐是在雲南出事兒,那就只能是死於那場泥石流,當時應該是夫妻兩個一起遇難。
泥石流的時間,是在九月十八號之前的那幾天。
可是,我在10月九號,還跟她聊過微信。
我是一個懸疑恐怖小說作家。
我害怕是我自己現在已經瘋了。
但是,這一切的證據,都在我的面前。
暢姐,無論如何,天國,安好。
三兩二錢
2013年,11。14號
第一章引子
1626年,大明皇宮門外,出現了一個老人,鶴髮童顏,單看外貌的話,年紀在九十歲上下。
他要來皇宮,是當時滿朝武包括當時的皇帝明熹宗都知道的事情,可是,沒有人歡迎他,也沒有人排斥他。
他的到來,帶來了一個不是詛咒的詛咒,或者可以說預言。
他在三日前,曾透過禮部侍郎上書曰:華大地龍脈已斷,江山即將陷入蠻夷,蠻夷一統天下,可歷十代,十代過後,天下將滿目瘡痍,番外洋夷禍亂神州,必會使屍橫遍野。
此奏摺瞬間驚動朝堂,滿堂上下無一不說此人大逆不道危言聳聽。
三日後,他再次來到皇城外,侍衛無人阻攔。
老人一步一叩首。
次次見血,以血相諫帝王。
血灑百步而亡。
次日,皇帝下詔,滿門抄斬此人,這個人姓趙,是我一個已經不知道怎麼算輩分的祖輩,他的輩分,已經高到我不知道怎麼去稱呼。
他的事蹟,是當時趙家唯一一個跑出來倖存的三歲孩童後來編輯成書,時代傳了下來,在書他的名字,叫做趙太祖。
這個趙太祖,不是大宋的趙匡胤,只是為了彰顯趙家人對這個老祖宗的敬重,他是當時北京城,最有名望的風水師,師從開國宰相劉伯溫一脈。
那本記錄他事蹟的書裡有這麼一句話:趙太祖已得劉基九分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