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清澈,終於修到元神離體境界,本以為繼續修道即可成就正果,誰知求白得黑,總是事與願違,難道當真是天意難違,“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任天庭忍不住笑道:“求仁得仁,求智得智,重要的不是“仁”“智”二字,而在“求”字。仁智未得,不過是受修為所限,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也,你又何必太過在意?”

“道家講清靜無為,只是“求”的手段,並非“求”的目的。不過這目的究竟是什麼,嘿嘿,那可就因人而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對吧?我疑惑道:“修道之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不死長生。所謂“得道成仙”,不能成仙,緣何修道?我只不過對世事無常感到迷惑,並非對仙道失去信心,仙道可致,是道家之根本。難道修道之人,竟不以長生為目的麼?”

任天庭笑了一聲,聲音裡充滿譏誚之意。“青山猶改色,綠水常斷流,滄海桑田,斗轉星移,順天法自然,可得不死,要的是“變化”二字;山分南北,路列東西,先順後逆。顛倒陰陽,可得長生,取的是“不變”之意。順天變化之時,出有入無之際,難得的是保持先天本性,所謂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逆煉成仙之時,出無入有之際,難得的是道生德成,見義棄身,嘿嘿,唯其難得才能修仙,難道道家的本意真的是卑下守弱、重身惜生嗎?”

“文天祥以狀元身領丞相職,以身報國。玄寶先生不惜寂滅元神,棄仙道而拯國難,這二人殊途同歸。出世入世又有什麼分別?許多修道之人不明其中道理,絕聖棄智,以為棄世清修即可修成元神不死,其實不過是不死而已,雖仙實鬼,並非真正的仙道。”

任天庭拉開一副誨人不倦的架勢,直說得口沫橫飛,嘴角生白,全然不顧我在旁邊已然是滿頭大汗。我一直以修成元神離體而自得。以為假以時日,自然仙道可成,想不到事實遠非如此簡單。這任天庭有此等見識,自身修為應該早臻元神離體之境,怎會是一個年老力衰地糟老頭子模樣?思想間,天空霹靂一聲,大雨傾盆而下,整個林地頓時成了水的世界。任天庭叫聲“糟糕”,再也顧不上說教。拉著我就向墳地外面飛奔,兩人奔進一家較大的酒家,回頭望時,天地已經分不清楚了,雨下得又急又密,大有將整個地面世界淹沒的勁頭。

兩個人衣衫盡溼,不住地往下滴水,酒店夥計見狀在門口攔住,死活不讓我們進去。說是怕我們弄髒了店裡的地面。原來酒店裡正置辦婚宴,已經有不少乞丐趕來討喜。他把我們也當成了叫花子。好在店門口的滴水簷下也能避雨,我和任天庭便站在簷下,不住咒罵著這鬼天氣。

“春夏更替,天地氣相交,這場暴雨過後,不知又有多少血衰之人喪亡了。”任天庭感嘆道。

所以才修道乞求延年益壽不老長生呀。我也心生感慨,衝著任天庭說:“老任,你道術高深,想來已修成元神通玄境界,怎麼卻呈元神受損之象,元氣闇弱,和平常人一樣年老體衰?難道真地是如你所說,人各有志,不願長生嗎?這個我是大大的不理解。”

任天庭笑道“不死長生。多少人嚮往。又有多少人做到?上古之人。壽命短暫。不過二三十歲而已。人生百歲即稱長生。後世科學昌明。人壽或可千歲。百歲之人又可謂短壽。以前莊子稱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實在是看破了長生之理。”

“黃泉路上無老少。你看那墳冢累累。正是“老少俱無辨。賢愚同所歸”。生命無常。無論年歲長短。比如這新設婚宴。脂濃粉香。到頭來不還是黃土壠頭。白骨一堆?所以斟破世情即為仙。許多人刻意求之。未免事與願違。”

我正要問他為何元神受損。卻聽得酒店內一陣喧嚷。幾個橫眉立目地大漢直奔眼前。正在莫名其妙之際。兩個人身上已捱了不少拳腳。

“大喜之日。這倆廝鳥在這裡談生論死。辱人敗興。晦氣呀。店家。店家!”

酒店老闆猶如一個胖皮球彈了出來。聽那些大漢說明原委後。衝過來不住地推搡著我們。外面大雨滂沱。這老闆卻硬要攆我們出去。我怒氣上升。正要和他大打出手。卻見那酒店老闆突然間滿臉堆笑。衝我們連連拱手。兩個酒店夥計也跑上來。不由分說把我們拉進了酒店地一間雅座裡。

這些人何以前倨而後恭?我正在莫名其妙。卻見任天庭大大咧咧地坐在酒桌旁。一個夥計手疾眼快。早已端來了兩杯香噴噴地熱茶。

既來之則安之,我不再遲疑,端起茶杯一飲而盡,這些天又疲又累,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