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帝接待。老頭子滿意地捋著鬍子,懸著的心放下一半,監察御史王樸冷眼旁觀,心中不以為然。

朱元璋對燕王夫婦的循規蹈矩著實誇獎一番,然後就啟程來到開封。他們站在黃河大堤上遠眺,繁樹煙花,鱗次櫛比,參差十萬人家。想當年,和元軍逐鹿中原,朱元璋曾派元帥徐達率兵北伐,在開封擊潰了元軍主力,敲響了元朝的喪鐘。攻克汴京後,他有意在此定都,曾親臨開封考察,但終因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容易四面受敵而作罷。如今舊地重遊,怎不叫他感慨萬千呵。

朱允炆到底是個稚氣未脫的少年,拍著手叫道:“開封城可真氣派啊。”

王樸笑道:“殿下,開封乃七朝古都,素有‘汴京富麗天下無’之稱。詩人曾吟道:‘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

朱允炆童言無忌:“開封原來是個出皇帝的地方呀。”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朱元璋心裡“咯噔”一沉,心想,開封的王氣太盛,將來恐怕這裡要出麻煩,決不可掉以輕心。

周王朱橚打探到父皇一行已到南郊看繁塔去了,心中暗自慶幸,多虧謀士有先見之明,已將繁塔修繕一新,老頭子看了一定開心。

繁塔在天清寺內,造型奇特,六角九層,層層壘磚,磚磚坐佛。天黑了,塔尖上太陽不落,下雨天,塔腰裡行雲閃電,高得很哩。朱元璋觸景生情,往事歷歷在目。那年,明軍的帥帳就設在繁塔頂層,居高臨下,全城盡收眼底,敵軍活動一目瞭然。四鄉鄉民甘冒矢石,送糧送柴,支援義師;城內百姓裡應外合,牽制敵軍,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徐達運籌帷幄,一場惡戰把元軍打得落花流水。他蒞臨開封繁臺聽到徐達詳奏後,一直迷信繁塔風水好,菩薩靈,庇護他成就了帝業,所以當群臣向他祝賀時,他笑指高塔道:“開封大捷,此塔當立首功。”故而,他一來開封便要先遊繁塔。

王樸仰望高塔,讚歎道:“萬歲,此塔真是神工鬼斧,巧奪天工呵,怪不得當地百姓說,開封的靈氣都集中在這座塔上。”

此時,陽光燦爛,白雲繚繞,繁塔金碧輝煌,直插天際,散發出奇光異彩。朱元璋忽然起了疑心,這一派吉祥瑞兆莫非預示著開封又要出真龍天子嗎?一瞬間,他欣喜之情煙消雲散,表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卻像開了鍋。

周王來到繁塔迎接父王,大禮參拜。朱元璋見他身後旌旗招展,隨從如蟻,寶馬雕車,華蓋如雲,便一言不發,使人莫測高深。

來到周王府,只見飛簷斗拱,畫棟雕樑,無比豪華氣派,和燕王府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朱元璋好像回到了京城皇宮一樣,吃著最愛吃的美味佳餚,聽著最愛聽的樂曲,觀看最愛看的歌舞,連使用的餐具也和皇宮裡的一模一樣,於是,像雞啄米似的頻頻點頭。

周王見狀,還以為老頭子對他的接待感到滿意哩。他深知父王生性多疑,喜怒無常,連日來煞費苦心,日夜籌備,不求邀功請賞,只望免禍消災,這下子總算鬆了一口氣,便摟著侄子朱允炆說笑起來。

朱元璋恍然大悟,原來繁塔瑞兆竟應在周王身上。他忽然放聲大笑起來,聲調怪異,使人毛骨悚然。周王和王樸都知道他的脾氣,一怪笑就要殺人,頓時誠惶誠恐,離席下跪。大廳裡嘎地絃斷歌止,相顧失色。

朱元璋面色陰沉,慢條斯理地問道:“朱橚,你知罪嗎?”

周王膽戰心驚,匍伏在地:“孩兒不知,請父皇教誨。”

朱元璋冷笑道:“你以為老大病死,就該輪到你繼承皇位了嗎?”

周王叩頭如搗蒜:“孩兒決無非分之想。”

“還敢狡辯!朕還沒有駕崩,你就在開封過起皇帝癮來了。你因何使用皇帝鑾駕?這王府傢俱、陳設、歌舞、音樂都與宮中無異,你作何解釋?”

“聽說父皇要來巡幸,孩兒特地為你老人家準備的。”

朱元璋怒不可遏:“朕秘密出京你怎知曉?可見你早派人在朝中臥底,居心險惡!”

“這……”周王一番苦心反招來塌天大禍,不由滿腔悲憤,高呼“冤枉。”

朱元璋這時是寧肯信其有,決不信其無的,立命王樸查證周王叛逆之罪。

據查,果如周王所言,修繕繁塔,佈置王府,確為迎接聖駕特地準備。地方官員也證實周王平日奉公守法,從不干涉軍政事務。當晚王樸如實稟報了明太祖。

朱元璋拉長馬臉,試探地問:“卿如何看待此事?”

“據臣觀察,周王仁義忠孝,並無篡位野心。倒是燕王貌似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