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帝國,而是屬於各個邦國,他們只不過是在戰時聽從帝國政府調遣而已。而真正忠於皇帝的軍隊只有屬於普魯士王國的王國陸軍,因為皇帝本人也是普魯士國王。就算如此,容克貴族們組成的軍官團也是讓約亨極為警惕的存在。約亨知道,前世歷史裡陸軍總參謀長興登堡和軍需總監魯登道夫聯手架空了大哥威廉二世的權力,從而讓這兩個人可以在德國國內進行軍事和工業獨裁,他們甚至能夠迫使帝國官員辭職,曾經三次撤換帝國宰相,並且對帝國官員任命有否決權。這樣的畸形軍人政治簡直算得上是政變和軍管了,這是約亨所不能容忍的。自己是為了能夠在著該死的歷史中把握住自己的命運才奮力掙扎的,任何人想要控制和主宰自己的命運都必須予以排除,所以一支完全屬於帝國,忠於皇帝的軍事力量必須存在,而海軍就是最佳的選擇。
與分散在各邦國之間的陸軍不同,帝國海軍從一開始就是帝國的直屬力量。而且帝國海軍的發展壯大完全由皇帝的支援才能和陸軍爭奪經費。因此皇帝對海軍的影響力和陸軍相比簡直判若雲泥。加上約亨本人亦是海軍出身,加上這些年來一直在海軍中增加聲望。約亨認為自己可以相信這支新興的軍事力量。但是軍艦總歸不能登陸,於是組建屬於海軍的地面作戰部隊就極為重要了。
“你想要組建德意志帝國海軍陸戰隊?為什麼?”在腓特烈三世的書房內,約亨將自己精心製作的計劃遞交了上去,皇帝陛下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目前帝國海軍並沒有一支成建制的地面作戰部隊,我們只擁有負責基地警備的部隊和負責軍艦保安的部隊。而這些部隊並不適合承擔海軍快速干預的登陸作戰任務。”
德國海軍的基地警備部隊隸屬海軍的地區指揮部,分為海軍步兵和海軍炮兵,部署在海軍基地的內部及外圍地帶擔任守備任務,前者的工作性質類似衛兵和憲兵,負責門禁安全、軍紀糾察和高階軍官的護衛,作戰時還要兼任損害管制的工作;後者類似陸軍的海防炮兵,不過規模較小隻佈置在海軍管制區內,操作的岸炮形號也是由艦炮衍生而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青島之役,參戰的兩營德軍官兵就是隸屬海軍的步兵營和炮兵營。
軍艦保安的部隊模仿英國而來的制度,巡洋艦等級以上的大型軍艦,為了防範水兵叛亂髮生海上喋血事件,所以都有安全組的編制,擔任組長的安全官通常是陸戰隊上尉,直接聽從艦長的指揮。這其實就是海軍步兵的微型化,做的工作也差不多,同英國一樣,如果碰到必須下船戰鬥而組織地面分遣隊時(例如護僑),安全組就轉職成了陸戰隊。但是安全組的人數很少,實際上並沒有太高的戰鬥力。例如二戰中俾斯麥號戰列艦上的安全組,也只有區區35人。
“基地警備部隊與其說是作戰部隊,不如說是憲兵和門衛,而軍艦上的安全組人數少,之實際戰鬥中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我希望建立的是一支在帝國殖民地受到威脅,僑民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時候,可以隨海軍一同出發,一同到達,可以立刻登陸投入戰鬥的成建制部隊。這樣才能讓帝國海軍不光光靠著軍艦去殖民地去嚇唬嚇唬人,而是有能力真正的介入進去。而陸軍和海軍並不統屬,因此依靠陸軍進行行動可能會造成銜接、指揮等問題。因此我認為海軍還是要有自己的陸戰隊比較好。”約亨侃侃而談到“而且現在軍艦上的安全組也都是陸軍編制,這些人可以集中起來轉入海軍編制,然後重新訓練,能過關的加入海軍陸戰隊序列,不能過關的則讓他們進入基地警備部隊看大門去。約亨可不能容忍海軍裡有陸軍的人員出現。
“所以為了滿足海軍介入和護僑任務的需求,你就制定了這樣的訓練計劃?”腓特烈三世面帶笑意的搖了搖手中的計劃書,頗為玩味的看著自己的兒子,然後翻動著計劃書稍顯誇張的說到:“讓我們看看你的訓練計劃:精通徒手格鬥,體能訓練和射擊合格的標準也很高啊,還要精通武裝泅渡,最高等級要在能全副武裝的情況下還拖帶兩名同樣全副武裝的隊友遊100米,而且還要教官在水下突然拖住他的腳。哇,這難度可夠高的。最後還要在食物不充足的情況下進行3天50公里的全副武裝越野?而且不僅僅只考軍事技能還要考靈活應變?還有武器裝備,一個步兵連就裝備4挺機槍,還有這個什麼‘l’4門,而且你的海軍陸戰隊居然是4團制,你確定你只是想要打造一支護僑的部隊嗎?”
關於海軍陸戰隊的訓練計劃,約亨可是全盤照搬後世美帝干涉入侵的急先鋒的訓練大綱來的,這個標準在1888年看來簡直就是訓練超級精銳的標準。而火力配置在此時也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