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均會遭到明確的反對,在現實社會層面上都將招致民眾的廣泛牴觸。其二,與以往不同的是,人類已經發明瞭保護社會成員基本生存條件的基本制度和種種方法,中國完全可以透過社會保障制度、透過稅收,有效地實現社會轉移支付,使富裕群體的利益增進和弱勢群體的生活處境改善兩者之間實現同步化,從而避免兩極分化現象的出現或加重。雖然中國社會要想完全做到這一點還需要一個過程,但是這個過程畢竟已經開始啟動,其前景完全可以預期。其三,同歐洲早期現代化建設時期迥異的是,中國現在以政府為主的公共權力十分強大,擁有很大的資源控制力和調節力,能夠在社會公正方面做很多事情。尤其是,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其基本宗旨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所以,只要公共權力運用得當,中國可以從長遠考慮而避免許多由市場自發性所造成的種種缺陷。比如,可以限制某些群體的不當行為,可以舉辦社會所必不可少的公益事業,可以防止過大的貧富差距,可以主動地改善基本民生狀況,可以有效地擴大內需,等等。其四,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也說明了歐洲早期工業化時期的原始積累現象可以避免。韓國和中國臺灣的發展歷程證明,在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