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元則不同,大多是戰時從其他國家強行徵召而來。
因此,無論民夫傷亡多少,博爾忽或木華黎都不會眨一下眼。
此刻,為了奪取雁門關,保全堅守等待援軍的基礎,博爾忽幾乎傾盡全力。
三面攻城的兵力不少,高手們也隱藏其中。
一旦發動攻擊,攻勢如潮水般層層推進,勢不可擋。
儘管損失了將近九千人,卻似乎並未顯現出明顯的差距。
反觀雁門關,少了兩千人後,防守出現了明顯問題。
原本還能依靠箭雨配合攻城器械壓制元軍攻勢,現在攻城器械還在運作,但整齊的箭雨已不再。
只能以零星射擊代替。
然而,每次元軍攻城,都會有大元高手伴隨。
雖然七天來大元高手損失不少,但仍有大量活著的高手隨大軍而來。
因此,零星射擊後,沒有箭雨的威脅,只要避開攻城器械的射擊,這些江湖高手就能發揮巨大作用。
攻城器械威力強大,但畢竟是攻城守城的利器。
攻擊範圍廣泛,意味著精準度不足。
因此,攻城大戰開始後,僅僅一炷香的時間,三面城牆都告急。
“不好!那群敵人中有不少暗器高手……”
尉遲震一聽,立刻準備不顧疲憊,提著亢龍鐧,帶領敢死隊出擊。
但他還沒來得及行動,又有其他地方傳來緊急報告:
“尉遲將軍,這邊有敵方高手,意圖協助敵軍攻城……”
“這裡有高手,直接把敵人扔向攻城……”
每面城牆,幾乎全面告急。
尉遲震此刻也明白,就算自己是鐵打的,又能如何?
“陳校尉,現在該怎麼辦?”
論雁門關的防守,除了王孝傑,首推陳校尉。
如今防務告急,尉遲震只能向他求教。
“在我看來,你救哪邊都來不及了。”
陳校尉苦笑著環顧四周,發現各處都陷入混戰和苦戰之中,
“我建議,將一部分攻城器械移到官衙,退守官衙。
剩下的攻城器械,全部摧毀。”
雁門關的官衙並非普通官衙,而是一座小型的內城。
建造時就預備著萬一雁門關守不住,守軍可以退守官衙,儘可能憑藉官衙的地利支撐一段時間。
現在,是退守官衙的時候了。
尉遲震聽到這話,憤怒無比。
他自然知道,所謂的官衙又能堅守多久。
恐怕三千大軍退守官衙,又要損失數百甚至上千人。
然後僅靠剩餘的守軍,無論是攻城器械還是士氣,都將大幅下降。
那時,還能靠什麼守城呢?
“尉遲將軍,陳校尉,快看北面!好像我們的援軍來了!”
正當尉遲震痛苦不堪,不願做這個決定時,一名偵察兵忽然大聲喊道。
北面?
難道是河套的蘇定方將軍派來了元軍?
“不對啊!蘇定方大將軍為了秘密出關,只帶了兩衛大軍。
現在能攻下河套並堅守,全靠他的用兵之道,哪有兵力前來增援?”
陳校尉和尉遲震一樣,第一時間想到北方的援軍可能是河套蘇定方派來的。
“去看看!也許蘇大將軍的兵法無雙,真的能派出人來增援。”
尉遲震看到援軍的到來提振了士氣,再次抵擋住敵人的進攻,頗感欣慰。
他拉著陳校尉一起,從南邊趕到北邊。
大唐每衛大軍,每個城關的軍隊,可以透過旗幟區分。
即使距離很遠,陳校尉來到北城牆,一眼就認出,這支援軍的旗幟竟是雁門關守軍的。
“這是雁門關的旗幟!這是王孝傑將軍帶人來了嗎?”
陳校尉既激動又驚訝。
尉遲震聞言一愣,不禁苦笑起來...
這七天,博爾忽持續派遣精銳的特工隊在城市南部的各個角落搜尋,試圖追蹤到王孝傑以及那五千精英部隊的蹤跡。
他始終認為,王孝傑表面上與雁門市的高層產生了衝突,實際上可能隱藏在城市的某個隱蔽角落,準備在背後給博爾忽致命一擊。
尉遲震對此心知肚明。
他知道博爾忽幾乎已經把南部方圓百里的區域翻了個底朝天,但依然未能找到王孝傑和他的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