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的結合。《晉書》一二〇《李流載記》記範長生資給李
流軍糧雲:
〃(李》雄渡江,害汶山太守陳困,遂人稱城,流移營 據之。三蜀百姓並保險結塢,城邑皆空。流野無所略,士 眾飢困。涪陵人範長生率千餘家依青城山,(羅)尚參軍 涪陵徐肇求為汶山太守,欲要結長生等,與尚椅角討流。 尚不許,爨怨之。求使江西,遂降於流,說長生等使資給 流軍糧。長生從之,故流軍復振。〃
其時李特已死,流人士眾飢困,岌岌可危。只是因為得
到了範長生資給的糧食,流人才得以復振,在李流、李 雄等率領下繼續鬥爭。
《晉書》一二一《李雄載記》記範長生與李雄關係
又云:
〃雄以西山範長生巖居穴處,求道養志,欲迎立為君 而臣之,長生固辭。範長生自山西乘家輿詣成都,雄迎之 於門,執版延坐,拜丞相,尊曰'賢人長生勸雄稱尊號, 雄於是僭即帝位,加範長生為'天地太師',封西山侯,復
其部曲,不豫軍徵,租稅一入其家。〃
李流(李特之弟)病死,流人士眾由李特第三子李雄率 領,攻下成都。李雄與範長生相推為君主,雖然,皇帝 是李雄當了,範長生卻受到李雄的極大尊崇,他不僅 是丞相,而且被尊為〃範賢〃,加〃天地太師〃。範長生有 部曲千佘家,都可以免役免稅。這種關係可以用二人 都是天師道信徒來解釋、何況範長生又幫過李氏的大 忙。
範長生有子範賁。《晉書》五八《周訪傳》附子《撫 傳》略雲…
、撫)永和初,桓堪徵筠,以功遷平西將軍。隗文、鄧 定等復反,立範賢子賁為帝,初賢為李雄國師,以左道惑 百姓,人多事之。賁遂有眾?萬。撫與龍穣將軍朱燾擊破 斬之。〃
《周撫傳》所謂〃左道〃,即天師道或五斗米道。範賁被 擁戴,與其父在成國天師道教中的地位極為尊崇有
關。
由此可見李特起兵也是天師道信徒的一次起兵。 由此次起兵建立起來的成國,可以說是由流人中天師 道信徒李氏與益州本地天師道信徒範氏共同建立起 來的政權。範長生以成國的國師,傳佈天師道,人多事
之,則天師道也可以說是成國的國教。
第五篇徙戎問題
《晉書》九七《北狄傳,匈奴傳》略雲…
〃郭欽上琉曰:魏初人寡,西北渚郡皆為戎居,宜及 平吳之威,謀臣猛將之略,出北地、西河。安定,覆上郡, 實馮翊,於平陽以北諸縣募取死罪,徙三河三魏見士四
萬家以充之/'
按《資治通鑑》八一太康元年末載郭欽此疏,不載〃徙 三河三魏見士四萬家〃之語,可能是不太瞭解其意義, 遂與〃出北地〃等句,一併省去。又《文選》四九幹令升 《晉紀總論》〃思郭欽之謀而悟戎狄之有畔〃句,李善注 亦未及〃見士四萬家〃之語,且置馮翊、平陽之句於不 可解,當有脫誤。
郭欽的話講了三個問題,一是魏初人寡,所以西 北諸郡皆為戎居;二是宜乘平吳之威,出北地、西河等 郡之戎;三是於平陽以北諸縣募取犯了死罪的人並遷 徙三河三魏現有士家四萬戶以充實北地、西河等郡。
三河指司州河南、河內、河東三郡。三魏,據《後漢書,
志》二〇《郡國志二》冀州魏郡條注引《魏志》:〃建安十
七年,割河內之蕩陰、朝歌、林慮,東郡之衛國、頓丘、 東武陽、發乾,鉅鹿之澳陶、曲周、南和、廣平、任,趙國 之襄國、邯鄲、易陽,以益魏都。十八年,分置東、西都
尉。〃從而有了三魏。郭欽之言未被晉武帝採納,《通 鑑》太康元年胡注云:〃為後渚胡亂華張本。〃
郭欽講的第一個問題〃西北諸郎皆為戎居〃,即戎 狄的內徙問題,自漢已然。這有政策的、天災的、戰爭 的原因。關於北狄,《晉書,匈奴傳》略雲:
〃前漢末,匈奴大亂,五單于爭立,而呼韓邪單于失 其國,攜率部落,人臣於漢。漢嘉其意,割幷州北界以安 之。於是匈奴五千餘落人居朔方諸郡,與漢人雜處。其部 落隨所居郡縣,使宰牧之,與編戶大同,而不鏑貢賦。多 歷年所,戶口漸滋,瀰漫北鑰,轉難禁制。建安中,瑰武帝 始分其眾為五部。其左部都尉所統可萬餘落,居於太原 故茲氏縣:右部都尉可六千餘落,居祁縣;南部都尉可三 千餘落,居蒲子縣;北部都尉可四千餘落,居新興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