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全軍最高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以及駐京其他軍事院校的教員、學員和工作人員,邁著沉重的腳步,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向軍隊院校的奠基人、最高學府的老院長作最後的告別。
中共中央機關、國務院機關、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北京市等部門的領導與群眾,以及少數民族的代表,步入大廳,向共和國大廈的建立人鞠躬致哀。
??
大廳裡哀樂陣陣,1500多人依次出入,嗚咽聲、哭泣聲響成一片。
徐向前揮毫記下了首都軍民沉痛哀悼劉伯承的感人場面——日暮噩耗遍京城,淚雨瀟瀟天地傾。
垂首山川思樑棟,舉目九天覓帥星。
淵淵韜略成國粹,昭昭青吏記殊榮。
塗就七言染素絹,十萬軍帳哭劉公。
10月16日,劉伯承的追悼會在首都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3000多人聚集在一起,沉痛悼念這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軍事教育家。鄧小平主持了追悼會,胡耀邦致悼詞。悼詞簡要概括了劉伯承一生的光輝業績。在長達70餘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既為推翻帝制、保衛共和英勇鬥爭,又為建立人民軍隊、實現社會主義艱苦征戰,也為推進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建設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悼詞高度評價了劉伯承一生的卓著功勳。指出他對黨無限忠誠,幾十年來成為全黨、全軍廣大幹部特別是高階幹部的榜樣;他的高超的指揮藝術和作戰謀略,他的精闢獨到的軍事論著,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功高不居功,位尊不戀位,權重不擅權,始終不脫離群眾,保持了勞動人民的本色;他自奉儉薄,克己奉公,嚴格管教子女,廉風、家風,堪稱社會的楷模。悼詞熱情讚揚他功高德重,深受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由衷的愛戴和尊敬。
追悼會上,胡耀邦、鄧小平、陳雲、李先念、彭真、徐向前、聶榮臻等獻了花圈。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以及北京市和四川省等領導機關,獻了花圈。
這一天,天安門廣嘗新華門和外交部,都下半旗向劉伯承致哀。行人路過,紛紛駐足靜默,向他們敬愛的一代元戎寄託自己的哀思。
中國古人有這樣兩句詩:“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說的是人生一世,做了好事善事,自有眾人稱頌傳揚,用不著自己去立功德牌坊。
劉伯承一生的光輝業績,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在全軍指戰員的心中,矗立了一塊不朽的豐碑。
劉伯承逝世後,他的夫人汪榮華給中共中央寫信,要求把劉伯承的骨灰撒向祖國各地。
1986年10月21日,劉伯承的長子太行、四女雁翎、幼子太遲一行三人,手捧父親的遺骨,告別母親和兄弟姐妹,去執行拋撒骨灰的神聖任務。飛機載著他們穿過重重雲層,翱翔在祖國的萬里長空。和著徐徐的清風,劉伯承的骨灰落在了太行山,落在了淮海大地,落在了南京,落在了重慶,落在了開縣趙家場的黃桷樹林。
這位從貧苦農民家庭走出來的一代名帥。最後又回到了養育他的故土,回到了祖國山河大地的懷抱之中,回到了他指揮千軍萬馬戰鬥過的地方,與長眠在那些地方的無數烈士,永遠在一起,永遠在一起了!
後記
《劉伯承傳》是根據中共中央書記處和中央軍委的決定編寫的。經過12年的努力,終於完稿付梓,並作為《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之一與讀者見面。
小平同志對本書的編寫十分關心,併為本書題寫了書名。
從1980年3月編寫組成立開始編寫,到1992年修改成書,在整個編寫過程中,我們特別注意堅持以下三條原則:一、據實直書而不拘於定論。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標,以確鑿的歷史資料為依據,實事求是地秉筆直書,而不拘泥於已有的結論或評論。
二、材料豐富而不至於蕪雜。採用真實可靠的具有歷史價值的材料,摒棄那些似是而非、查無實據或無關宏旨、可有可無的材料。
三、文字生動而不虛構、浮誇。對傳主的生平業績,力求寫得生動活潑,如見其人。
當然,主觀願望是一回事,社會效果又是一回事。良好的願望能否變成現實,得到良好的社會效果,還有待於廣大讀者的鑑定。
這是一部集體創作的歷史傳記。
編寫人員先後採訪了300多位同劉伯承一起戰鬥、工作過的戰友、同事和了解情況的人。其中主要有劉華清、張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