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各有利弊,但在趙匡胤看來,遷都洛陽是利大於弊。
大臣們對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譬如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就認為:開封得運河漕運之利,有通往江南之便,每年從江淮運來百萬斛米供給京師數十萬軍隊。而且東京根基已固,不能動搖。
趙匡胤卻不聽從,他認為開封城中所需物資全仗水路由外地運送,萬一開封被圍,後果難以想象。
看起來,趙匡胤已經下了決心遷都。而這時候,也反對遷都的趙光義說了一句微言大義的話:“在德不在險。”
叫人意想不到的是,趙匡胤聽了這句以後,默然無語。等到晉王趙光義出殿後,他居然對左右大臣說:“晉王的話不錯,然而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必盡敝。”
於是,遷都計劃沒有成行。
趙光義一句話就能說動趙匡胤,是他在趙匡胤心目中的地位極重極高,還是這句話本身就含義深刻,合情合理呢?兩方面原因都有。
我們來看看“在德不在險”這句話的出處——此語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為戰國時著名軍事家吳起的重要觀點。
據《史記》載:有一次,魏武侯攜吳起乘船渡河。行至中流,魏武侯一邊欣賞著兩岸險峻山峰一邊說:“多麼堅固美好的山河呀!這不正是魏國得以鞏固的根本嗎!”
吳起立即回答說:“國家政權鞏固與否,其根本原因在於施德政而不在於天險屏障。古代的三苗王國左洞庭(洞庭湖)右彭蠡(鄱陽湖),但因為他不修德義,而被夏禹所滅;夏桀的都城左河濟(河指黃河,濟指濟水),右泰華,伊闕(春秋時周的關塞,地勢險要,在今河南洛陽南)在其南,羊腸(羊腸坂,在山西境內)在其北,可謂固若金湯,但由於他實行*,被商湯所取代;殷紂王所居的國都左孟門(孟門山,在太行山東),右太行(太行山),常山(恆山在山東境內)在其北,大河(黃河)經其南,但因為他為政殘暴,而被周武王所殺。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如果您不施德政,船上的人們都會成為您的敵人。”魏武侯聽了吳起的一番話,十分感嘆。
由此可見,趙光義的“在德不在險”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他說出這樣一句話,倒不是為趙匡胤著想,而是出於自己的憂慮。因為一旦遷都,他的勢力肯定就會被削弱。不管趙匡胤遷都是否有這個目的和深意,他都會對此憂慮。他要保持住自己的勢力,這說明他有繼位當皇帝的野心。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事實上,在“遷都之爭”6個月後,這位趙光義就由晉王變成了皇帝。這就要說到“斧聲燭影”事件之後的發生的事情—— 。 想看書來
斧聲燭影疑雲重重—(北宋)(3)
據《續資治通鑑?卷八》記載:公元976年10月19日夜,趙光義告辭兄長回去後,到了凌晨,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宋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繼恩去召皇子趙德芳入宮。而王繼恩卻去了開封府請趙光義。到了地方,看見程德玄站在府門外。這又是一個疑點。注意時間,此時是凌晨,程德玄怎會站在開封府門外?他顯然是在等什麼人的到來。有一點必須說明,程德玄是趙光義的心腹,他精通醫術。
王繼恩看到程德玄後,露出了驚訝的表情,接著二人對話——
王繼恩問:“你怎會在這裡?”
程德玄答:“前夜二鼓時分,有人在我家大門口喚我出去,說是晉王召見,但我出門一看,沒人。反覆三次,確實沒人。我擔心晉王生病,就來開封府探視,剛到門口,就瞅見您了。”
請特別注意這兩句對話,程德玄說:“前夜二鼓時分,有人在我家大門口喚我出去”。然而,接著又說,沒看到呼喚的人。那麼,這個“人”是否存在,只有程德玄自己最清楚。二人這番對白,想表明的是,雙方只是偶遇,而非事先約定。欲蓋彌彰。這裡有一種很大的可能性,就是趙光義早就收買了王繼恩。雖然宋朝沒有宦官干政的現象,但這並不能低估宦官的身份。趙光義素來與內侍大臣關係密切,而王繼恩是個審時度勢的人,在儲君的候選人中,他知道趙光義的實力的超強的。如果他幫助趙光義,便有機會獲得擁立之功。所以,他違背宋皇后的懿旨,直奔開封府。
王繼恩和程德玄唸完臺詞後,一同進入開封府,去見趙光義。此時又出現一個極大的疑點——凌晨時分,趙光義居然還未就寢。這無疑說明他在等待大事的來臨。他聽說兄長趙匡胤暴亡,立刻做驚異狀,猶豫著不肯前往皇宮,提出要和家人商議。如此緊要的大事,又是危急關頭,和家人商量什麼呢?家人又不能參與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