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製為:“今始皇為極廟,四海之內皆獻貢職,增犧牲,禮鹹備,毋以加。天子儀當獨奉始皇廟,以尊始皇廟為帝者祖廟。”自此,皇帝陵寢宗廟制正式確立。也就是說,自始皇帝陵墓開始,廟祭與墓祭合二為一了。相沿後世,華夏民族的墓祭風習日漸瀰漫,終將清明節約定俗成為一年最為隆重的祭祀日。
自始皇帝園寢制創立,歷代皇室相沿承襲漸成定製。後世史家對園寢制演變的解釋是:“漢氏諸陵皆有園寢者,承秦所為也。前廟後寢,以象人君前有朝後有寢也。廟以藏主,四時祭祀。寢有衣冠,象生之具以薦新②”。此乃後話。
自九月以至大雪飄飄的冬日,李斯一直深陷在連綿不斷的盛大葬禮中。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要頒行的政令太多了。若非李斯極善理事,任誰在這人心惶惶的時日也料理不清這頭緒極其龐雜的種種事務。曾經總理過百萬民力大決涇水的李斯,將一切禮儀細務俱交老奉常胡毋敬處置。李斯自己則只盯住兩處要害不放:一則是葬禮總鋪排與陵墓總格局,一則是須得即時解決的陵墓工程難點。第一則要害,關乎“禮極致隆”能否做到“大象其生”,自然得李斯親決親斷。第二則要害,關乎龐大的園寢工程之成敗,諸多難點雖是最為實際的細節,卻恰恰得李斯親自過問。
為決陵墓工程之難,李斯請出了交誼篤厚的鄭國。
鄭國已經耳背了,眼花了,蒼老得步履維艱了,已經對國事不聞不問了。李斯高聲大嗓,費力地比畫著喊話一番。鄭國好不容易聽清了李斯來意:一則,這是大工師用武之地,非鄭國莫屬;二則,只要鄭國坐鎮指點要害,餘皆不問。思忖良久,這個酷好治水且一生醉心於揣摩工程的老水工,終於應了:“不涉國事,老夫走走看看。”當日,李斯立即將鄭國秘密而隆重地護送到驪山工地,護送進章邯幕府,這才長長地出了一口粗氣,心下稍見輕鬆了。李斯力邀鄭國出山,自然非鄭國通曉葬禮,而是鄭國極擅解決工程之難。李斯確信,沒有鄭國這個千古奇才,這個亙古未見的地下大工程無法令人放心。
果然,有鄭國坐鎮,陵墓工程的諸多難點逐次一一解決了。
第一則,鄭國立即改變了章邯平均使用工匠的做法,指點章邯法則:將八成皇城尚坊的能工巧匠集中編為大工營,率三萬精壯刑徒,專一致力各種地下工程;其餘兩成尚坊工匠,率全部郡縣工匠與數萬民力,專一致力地面寢廟與製陶工程;剩餘全部數十萬刑徒,皆以施工官吏分部統領,分別致力於排水、取土、運土及石料磚料木料等各種原材料的採集輸送。章邯依法施為,工效大見增長,一時連連大呼:“老水工運籌營造,神也!”
第二則,石料採集地的確定。始皇帝陵墓工程浩大,地下石料用量之巨猶過地面,從何方採石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鄭國也不踏勘,探水鐵尺遠遠伸出,敲打著章邯坐案後的地圖,聲音蒼老高拔,生怕別人聽不見:“玉料,取藍田玉!材質粗韌,堅實耐磨。其餘石料,涇水甘泉口山岩!石白,石堅,萬世不足毀也!”章邯立即實施,分出二十萬刑徒專一採石運石。至此,整個關中腹地渭水兩岸日夜火把燭照天地,黑壓壓人群車馬川流不息;未出旬日,沉重的拖拉巨石的號子聲,遂變成了撼人肺腑的號子歌——運石甘泉口,渭水為不流,千人一唱,萬人相鉤!……據《關中勝蹟圖志》並《長安志》記載:始皇陵東南二里處(在當時園寢之內),尚有形似巨龜的偎石矗立,石高一丈八尺,周長十八步(秦步六尺,大體當今二十餘米);此佷石“置之驪山,至此不復動”。佷者,音同狠,意同狠;佷石者,狠石也,足見其龐大無倫。此等巨石開鑿運輸令人驚歎無由也!唐人皇甫浞題有《佷石銘》雲:“佷石蒼蒼,驪山之傍。錿樸礱瘢,嶷然四方。……發石北山,言礎於墓。故老相傳,以佷名之。自昔太古,不封不樹。有葛於溝,有薪於野。後聖有作,緣情不忍。為之棺槨,其在唐虞……視茲佷石,炯戒千春!”
第三則,取土之地的確定。驪山本身為山墳,其土不可取。然園寢為土木工程,用土量極大,焉能無取土之地?老鄭國這次倒是坐著高車在驪山周遭轉悠了幾日,回來用探水鐵尺敲打著地圖道:“驪山東去,園寢外十餘里,新豐水北岸有一土山,土色上佳。”章邯立即分出三萬刑徒,趕赴新豐水土山晝夜取土。後世《水經注·渭水注》雲:造陵取土,這座土山被挖成了一片巨大的深坑,其地淤深,水積成池與新豐水通,魚蝦生出。故此,後人將大坑呼之為魚池,將新豐水呼之為魚池水。
第四則,地下開鑿之兩難終歸解決。始皇帝